临帖不正确,就是写古人的字,练自己的毛病,而且是用功越多,毛病越多。
美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临帖要讲究效率,什么样的效率是最好的呢?一本字帖,拿来,临一遍,就明白了,就能用于自己的创作了。
临帖的境界分为以下几种:
低拿一本帖,反复临,才能创作
拿一本帖,看几页,就会创作
拿楷书类(或篆隶类、行书类)几本字帖,看几页,就创作出集大成的楷书(或篆书、行书)
高拿楷书、行书几类贴,看几页,就能创作出集大成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学习方法看似简单,就是个临摹,其实隐藏着很多问题。
结体和用笔哪个更重要?在临摹的过程中,结构是第一性的,用笔是第二性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道:“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业,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重朴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已操胜券。”体势的变化,最终导致了点画发生变化,线条也发生了变化。
怎样评价各种点画、线条?应以谁能用线条把结构(字形)组织生效为标准。
用笔千变万化,用笔要想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必须有一种结构来组织。
没有不好的用笔,只有不好的结构。
在本质上,写字应该注意什么?
应注意字的笔画关系,即:长短、方向、比例、角度、节奏、疏密等等
假如一个不认识中国字的人,看到一个“中”字,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只有造型,没有音义。而我们呢?首先反应的,是“音义”,然后才是“形”,而且,这些“形”,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固有的形式,这就是“视觉习惯”。视觉习惯干扰了我们对原碑帖的观察力。
以前老师让我们把字写得方正,是为了导读。这就麻烦了,在座各位不是干“导读”工作的。我们等于是带着镣铐去做另一种工作,唉~~“人生识字忧患始”啊!当你认识一个字的时候,把一个字写好的能力就减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把字写好,就要排除这种干扰。
搞书法艺术,是给懂书法的人看的。临帖不能减弱或者消灭原碑帖的特点,若原帖10分,临摹若8分,创作就只剩6分了,是逐渐减弱的过程。
临帖时,应该强化、放大特点。我们的临摹,相当于与自己的视觉习惯做斗争的过程。所以,要写“生”不要写“熟”。要不断训练自己,把眼睛改变,把对汉字的认识改变,善于用各种线条来组织汉字,并组织得漂亮。
如果说,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叫人生观,那么对书法的认识,就叫“书法观”。就是要确立一个正确的书法观,就是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我们在临帖时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四个字:“熟视无睹”。
“结构者,谋略也。”意思就是:意在笔先。好的字,就是有效地组织点画。
衡量临摹效果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创作。
所谓书法的能力,有两个:
一是处理结构的能力(形的意象);二是用笔能力(线条的意象)。
要带着这种意识去临帖:极大地采集原碑帖中的信息,把每一个字的信息点都找出来。打个比方,临帖,相当于挣钱,创作相当于花钱。只有“挣”的多了,“花”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随心所欲。
隶书的艺术价值,不在蚕头雁尾,而且,隶书就恰恰是因为蚕头雁尾而死亡的。不信,你从西汉到东汉再到唐宋的隶书,你看看,到最后,是“但有点画尔”。
任何一种艺术,在它的发生阶段,是最美的。因为虽然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天然的、自然的东西在里面。
不要注重在犄角旮旯处下功夫,那都是“末节”。
书法家应该具有两种能力,汉字结体能力和操纵毛笔的能力。要做到:
能大能小:能写榜书也能写蝇头小楷
能快能慢:能写快的行草,也能写慢的篆隶、楷书
临帖要点是:要练就用有意味的线条组织完成高效的艺术化字形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背字。
毛笔拿在手里,要有感受,不能像电焊夹子夹焊条一样——它是活的东西。
张迁碑的特点不是“放”,而是“收”。能收的好,收的稚拙,才是高手。
打开一本字帖,找出其中一页,要先整体地看,观察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体量感分析,疏密关系分析,思考每一个字与周围的字的关系及空间存在,然后是每一个字的特点。
一等奖作者谈扇面书法创作
冷恒宇:很幸运在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中,我的作品能得到评委的认可。在这里简单地谈谈我的创作心得和对书法的认识,略表拙见,请大家指正。
1、遵守传统的规格
我说的“规格”,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学古,也就是临摹,这是毫无疑问的。临摹要注意很多问题,对范本的选择要慎重,不可荒率。必须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时也经得起历史推敲的经典碑帖。
初临所用的笔、纸还有临习字的大小也要尽量追求与原碑帖接近。临摹过程中要观古人下笔处、行笔处、收笔处,用墨、行距间距、字形姿态都要求像;次临要在节奏与精神实质上求像;再临则可放大、缩小等通过各种尝试,略加自己的想法。变则通,通则久。万万不可千篇一律,有古无我。只有不断地在古人身上讨消息,才能把基础打牢,将来才会挥洒出高质量的线条。
2、建立自己的风格
书法需要创新,但书法的创新不是盲目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个度不好把握,要有意不刻意,遵守不保守,大胆不妄为。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过“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豪情,更会有过“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的意境,还体会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的“人生三种之境界”,但是如果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表达出的艺术语言将是苍白无力的,表达出的线条语言也是不耐品味的。反言之,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有着高度成熟的笔墨技巧,才能够用线条语言表达出仗剑四海、纵横八荒的豪迈,才能表达出“天公欲作倾盆雨,万里云山入眼来”的气象。
3、符合时代的风格
书法从秦汉到明清,每个时代都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现在也是如此。现在的书法多用于展览,随着每年展览的增多,我们创作作品时需要考虑展厅效应。我认为现在的时代风格应该是高古而不泥古,时尚而不失韵致,让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冲突中融汇,在奔放中坚守。
余继忠:今天看了展厅里所有的作品,都非常精彩,我能获奖真的很荣幸。
本次扇面展的作品我从构思到材料、书体、内容的选择,直到完成创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作品创作主要以章草为基础,取汉简帛行草书、魏晋楼兰残纸、敦煌汉简等笔意,书写时又适当加入二王行草书的牵丝连带,将章草和今草相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结体错落和章法布置及墨色变化上不刻意讲究,随心所欲,以求自然的书写状态。
本次扇面展征稿启事规定作品最大不超过六尺,正好符合写组扇。我当时准备写两幅,一个是团扇(就是这个获奖作品),一幅芭蕉扇作品。后者试着创作过,不是很满意。而前者只写了一遍,感觉很好,在创作前先临了临帖,趁临帖的感觉顺手抄《画论》,一气呵成。作品形式的搭配是临时决定的,当时粉彩纸用完了,就拿办公室信封纸试了一下,感觉不错。牛皮纸和蓝色宣纸搭配起来,中间粘一条牙签粗细的红线,左右分开,底色用黑色,红线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前后左右连贯起来,有种仿古而又现代的感觉,加强了视觉冲击力。
我认为扇面主要体现精、雅二字。我平时创作精雅的小作品较多,大的作品不是我最擅长的。
王友杰:我的书法创作一直处于屡败屡战的状态,因为我参加国展投稿已有十五六年了,只有近几年才不断入展、获奖。因此,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对于国展,不要以为自己水平不够就放弃参展的机会。
扇面展的创作,我在北京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首先把纸定下来,然后又买了十几枝新的小楷笔。小楷的创作,对毛笔的要求较高。将新笔搓开笔毫后蘸少许水,在废宣纸上旋转着多拖几次,使笔毫中的胶脱离,然后再次蘸水、蘸墨,在干净的砚面上把笔锋整理好,这样就可以进行书写了。书写时心、手都要放松,提按要轻盈有节奏,这是为了使字的笔画有弹性、有变化,每一个笔画动作要做到位,入纸、出纸要果敢、干净利落,字体大小错落,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书写了大大小小的扇面六十多张,经过挑选,最后定稿六张。我在拼接好的团扇的左右两边,加了两条黄色的纸条作为装饰,又在黄色纸条上,用朱砂颜料抄写了几行较大的行草,错落而沉实,使大篇的文墨活泼起来。这样作品就大致完成了。
创作过程中,我觉得书写状态十分重要,说“心闲手敏”也好,“物我两忘”也好,就是要沉下来,发挥出自己的最高书写水平。我在收到征稿通知后,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反复地练习,直到熟练后才开始创作。那段时间我关掉手机,甚至连续一周都不开,完成了创作再做别的事,因为我创作时没法兼顾其他。
刘京闻:我一直在思考评价书法的标准与在书法学习创作中所应该追求的高境界。于是我想到了用“书法的分寸”来作为自己的学习规范。
一、个性与共性的分寸
每个人在创作中总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这其实非常好,但关键是你对书法中经典共性的表达有多少,如果没有传统经典的共性或共性太少,所表达的个性其实就成了极为简单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只有在书法共性的基础上能体现出自己一点点淡淡的个性,那才是最高级的。
二、形式与内容的分寸
所谓形式,就是我们第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所谓内容是我们认真解读之后所了解的东西,就像我们欣赏一个姑娘:服饰的讲究和化妆固然很重要,但是姑娘是否吸引人,具有才情和气质才是最重要的,我想现在的选美和模特大赛 【秦汉书法家作品www.shancun.net】,参赛选手都要穿上比基尼走两步,可能就是供评委评判形式与内容的分寸吧。
三、味道浓与淡的分寸
我们经常去饭店吃饭,很多人喜欢吃一些味道特别浓的东西,比如四川火锅、麻辣虾等,这些东西我们偶尔吃一次可以,吃多了会腻的,所以味道清淡的家常菜才是大多数客人的常选,最健康也最离不开的食品可能就是自己家里做的馒头、米粥、大白菜,由此我想到赵孟畹淖髌肺裁椿崃鞔吕矗艹晌洹O执硕忌儆腥诵郎退淖髌罚踔劣腥诵μ杆淖髌凡渭庸苟佳〔簧稀D训牢颐堑那氨捕际鞘榉ㄐ郎偷陌壮章穑靠隙ú皇牵涫嫡悦项作品之中那点难以让人察觉的淡淡的味道就是其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反观我们现代人,那些极具夸张之能事的作品,虽然能第一眼打动你,但谁又能保证看久了会不腻呢?
四、自然与刻意的分寸
我们都崇尚自然、讨厌刻意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自然仅仅是没有任何内容的自然那就是简单,刻意的深化就是造作。没有刻意的自然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自然的刻意是低级的,只有经过严格刻意之后的自然才是书法的高境界:简约而不简单。
五、技与道的分寸
如果用打乒乓球解决技与道的问题相对容易理解一些,每个高水平运动员在打比赛中都会深刻领会技术与战术的问题,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做后盾,再好的战术和想法都会落空,失败是一定的。如果两个人技术实力相当,就看谁的战术运用得更加得当。战术运用得好会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抑制对方的发挥,从而获胜。所以说,技术是战术的保证,战术有利于技术的发挥。书法的技与道也应该如此,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
六、文与化的分寸
我们不妨把文化拆开,文是名词,是知识、学问,化是动词,是应用和融会贯通的意思,我们有时把文化简单地理解成知识,其实是强调了“文”而忽略了“化”。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老板,没有多高的学历,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生意却做得红红火火,让有些给老板打工的大学生很是郁闷,其实用“文”和“化”来解释就能理解了,这些老板可能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勤劳和诚信这些很多所谓有知识的人并不在意或没有坚持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却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他们把知道的那一点点文给“化”了,所以他们成功了。很多有知识的人让知识永远停留在储存知识阶段,而没有化成指导行为的力量,没有“化”的能力,再多的知识也不会成就一个人,书法的学习不也一样吗?
说到书法的分寸还有很多很多:收与放的分寸;继承与创新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迟与速的分寸;繁与简的分寸;古朴与灵动的分寸……更多的分寸问题会出现在我们书法的学习和创作中,如何解决这些分寸问题,达到书法整体的和谐与平衡,不仅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还要勇于实践,这样才有可能解决书法标准的问题。
梁碧龙:我对扇面展创作作了一番梳理,对15天的扇面展创作过程做理性的回顾,于是便有了这个《扇面书法创作三步走》求教于大家。
一、定调
决定投稿的前几天,我搜索了一些明清书家的扇面书法精品,因为自己擅长金文所以特别关注大篆作品。传统扇面书法的审美方式是近观的、静观的、雅玩的,扇面的外形决定了扇面书法精工雅致的风格,因此我很快地决定扇面书法展投稿作品宜小不宜大的基调,如能静中寓动、小中见大则为上乘。
二、布局
折扇和团扇为两种主要的扇面形式,选择折扇或团扇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这届扇面展五件一等奖作品只有我用折扇,扇面大小一尺多即可,展览征稿要求尺寸宽不超过三尺,很容易让人误会以为大扇面有优势。我的想法是将五个扇面组合起来,以小字书写,形制统一为折扇,高度不超过6尺。
清末民国的篆书扇面多以工稳的小行书或小楷来题款,也有款书与正文都是篆体,但略显呆板。一般折扇的书写方式是一行长一行短,显得疏密有致,和谐平衡,清末民国的篆书扇面有一字排列、两字排列、长3短2、长5短3等等,我试了几种排列法,最终还是感觉两字排列,显得朴素也更合自己心意。
在这个“评委好色”的时代,纸张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同样需要细思量,仿古宣泥金纸、泥银纸我都试过,用纸与用墨同时考虑,泥银纸磨墨书写容易发灰,红星墨液较好,在书写中可以体现墨色的自然变化。
布局固然要在形式变化上有所思考,但我不想刻意求新奇,不想张扬哗众,我喜欢朴素的基调,向往顺乎自然。
三、书写
有了整体基调的把握和具体精心的布局,书写的方向便很明确了,扇面的书写不难,扇面的空间特点规定了随边随行顺势的书写方式。我在泥银扇面里按折扇扇骨的折线画铅笔线,将每行文字书写的空间分割好了,书写便是蓄势待发了。
书写是有感而发,在创作手记《奴仆心情》中我记下当时的书写感受:我有了书写的冲动,我第一次坐下来写小字金文,羊毫笔、红星墨,泥银扇面里的金色花纹如同方壶的凤鸟纹在古老的王宫里次第展开,时空交错,直觉是在古老的王宫里书写——写在金碧辉煌的方壶之上。相比于我在中国美院的毕业创作,这件小作品显然张扬不再,气势稍逊,但似乎多了一份朴素,多了一份实在,多了一份奴仆心情。
书写追求布局自然,变化丰富,排列生动,虚实相生,动静相宜。其实最初的书写并不顺手,多写了几个扇面后心境才渐渐放松,渐觉顺手,笔墨的动态表现渐趋自然,笔下渐渐生出玲珑,由玲珑又渐生烂漫,由烂漫渐入物我两忘之中。书写历来讲究心手双畅,天人合一。记得当时有这么丁点感觉,还暗暗庆幸大功告成,至少按时完成投稿任务。
总的来说,把握好扇面书法整体的雅致风格是创作的第一步,精心布局是第二步,随形取势用心书写是第三步,这三步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好了就能创作出满意的扇面作品,一件古意盎然的金文扇面组合作品往墙上一挂,多少能体味到佛家的无上清凉的境界,顿生欢喜心。15天创作一件扇面展作品完全是临阵磨枪,侥幸获奖,实在是要归功于这个三步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