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一撇,一蹲起笔,转腕直向左下方劲掠。然后扬腕挑起。其势劲疾。
源字一撇,与今不同,一蹲起笔,提笔而行,收前加力送笔,出锋收笔。此乃标准之捺也。观此撇,柔中带刚,灵动活泼,情致欣然。 庸之撇,借横行之势,上翻下带,用笔疾速,一泻千里。收笔内翻上带。此为第三种写法。此撇笔势内敛,庇护内部。 撇之写法,不外此三类也。或外挑,或内收,或掠而出锋也。三种写法,各有所宜。书者君子,存乎一心,用乎所宜。用而得宜则增彩,用乎不宜则损形。比较今、源和庸三字对撇的不同写法,王氏运笔已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而又各得其宜的程度。今则重笔直泄,势如奔雷。源则依衣带水轻重结合,气势如虹,潇洒而飘逸。庸则飞横下带内提,如广厦而庇护,似飞鹰之护幼。 羲之运笔形态变化之妙,运笔技法之巧,韵律节奏之强,无不穷其奥妙。 每笔用来,无不恰到好处。笔之运用,匠心独具 【辽金元书法家作品www.shancun.net】,无不纯熟于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