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楷书结构 楷书

2019-02-08 18:13:19浏览:215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前面我们学习了点画的写法。但点画不是字,它必须经过一定的搭配方能成为字,这好比零

  

  前面我们学习了点画的写法。但点画不是字,它必须经过一定的搭配方能成为字,这好比“零件”和“建筑材料”,要经过一定规则的装配和建造方能成为“机器”和“房子”一样。把点画搭配起来成为字就叫结构。所以要把字写好,除了练好点画,还得讲究结构。元代书法家赵孟频曾经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工。”他是把用笔放在第一位,把结构放在第二位的。就书法艺术而言,赵孟频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不过普通书法爱好者学书法,最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做书法家,而在于先把字写得正确、整齐、美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学书者掌握字的结构方法。显得更加重要。  为字书者辜摇罕明结构万法,显得史加重要。  语文课教文字学知识,也讲字的结构,书法课又讲结构,事物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书法写的是汉字,自然要遵守汉字的组织规律,这是一股|生。但书法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用毛笔写,又有写字者的个人爱好和苦心经营,写出的字便会有肥瘦、长短、方圆、巧拙的不同,使字的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面貌和风格。这是印刷字、美术字所望尘奠及的,要是没有这个特殊性,楷书就不会有欧、颜、柳、赵等不同的字体。学楷书的结构,不能不注意其特殊性。  关于结构,前人遗留下来的论述很多,如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对于我们学习结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将楷书结构归纳为以下八个要点。前三点是力求“平正”的基本要点,后五点是务追;“险绝”的个性要点。    一、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是使字重心平衡、整体端正的一条重要原则。横画好比房子的横梁,竖画好比支柱,粱平柱直,房子才结实。一个字横画平了,竖画直了,看上去就平正、稳妥。如图:

一、横平竖直

但楷书中的横平竖直,又不能说把每一横画都写成水平状态,将每一竖画都成垂直状态。如果这样,字就杲板,重心也未必平稳,这可以理解成一种长期的视觉习惯。楷书的横画略带一点斜势,左低右高,反觉平稳。因为一横的头部与尾部的分量是不相等的。竖画似人侧立的样子,挺胸直腰,所以横竖要做到“似平非平,似直非直”。

    二、重心平衡  每一个字都有一个重心,重心如不平衡,字就会歪倒。所以重心平衡是对结构的基本要求。结构的八条要领,可以说都是为重心平衡创造条件的。一般说来,凡是结构平正、均衡、对称的字,重心容易掌握。如是字形偏侧、不规则的字,学书者写时就不易把握它的重心,下面举几个特殊的字,说明掌握重心的“下”右边有一点,中竖就应稍靠左些;

下“丁”横下是一竖钩,钩是左向的,竖就应稍靠右些;

丁“者”中间有一长撇,“日”要稍靠右些,其左竖与上竖基本相对;

者

“鬼”弯钩里还有“厶”,弯钩的竖就应偏左些,和上面的中竖相对;

鬼

“常”下面的中竖与上面的短竖基本相对齐;

常

“方”上正下斜,那斜竖的钩应写横折钩的中线上;

方

“交”字的交叉点要与上点相对;

交

“也”的竖弯钩向右伸展,右底部分量重,所以上横画从左向上倾斜。这样写,它们的重心就能平衡。

也

  三、点画呼应

  汉字的点画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写字必须注意这种内在联系,这就是通常说的笔顺。要做到点画呼应,一气呵成,这样字才生动活泼,有紧凑、有舒展且有气势。

  不管写楷书还是写草书,都有笔势往来,都要做到点画呼应。区别只在于草书用笔画的连绵、引带来表现“呼应”,而楷书要做到笔断意连。因此写楷书,也要像草书那样,运笔动作连续不断,笔笔相连。如:

三、点画呼应  四、疏密匀称  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少的只有几笔,多的几十笔,相差悬殊。可是若写得好,放在一起,又能给我们以整齐、协调的感觉,这就是做到了疏密匀称的缘故。  疏密是指笔画之间的空间距离。距离大的叫疏,距离小的叫密。疏密匀称,可分两层来讲:  笔画简单的字,写得粗壮一点,松一点;笔画繁复的字,写得细紧一点。这样,笔画少的字,就显得宽舒而不松散,笔画多的字显得紧凑而不局促,概括为“疏而不散,密而不促”。这样搭配在一起,便觉得疏密匀称,自然协调。如图:四、疏密匀称

  “川”字三竖的距离要相当,不能两竖挨得很近,另一竖离得很远。“霸”字“雨”部不能写得过分大,而把“革月”缩得很小。字的笔画之间也应做到疏密匀称。我们可以用“以白计黑”“黑白相当”的方法来理解,这就是说,笔画写在纸上呈黑色,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间距离里白色。黑白对比,就显出字的结构疏密来了。如“川”字,只要看三竖之间的两块空白是否相当。若相当,则疏密匀称了,不相当,就说明疏密有问题了。

  五、比例适当

  几个部分合起来的字,它们各个部分所占的地位,要比例适当。做到比例适当,就能使得字的各部位“平等互利”。

  由左右、上下的两部分组成的字,如“鹤”“譬”是平分的:

  五、比例适当

由左中右或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如“树”“翼”是三块分的。

“树”“翼”

还有一些由两部分组成的字,如“福”“章”“愚”“晨”,由于两部分的笔画多少相差较大,则耍以1/3与2/3的比例来安排。这只是大约的估计。写时要灵活掌握。

  另外,还要看字的自然形状。本身长的,不能将它压扁的,如“身”;扁的不可把它拉长,如“皿”;斜的不能硬把它写正,如“夕”;正的,不能把它写歪,如“正”;大的,不可缩小,如“鹰”;小的,不可撑大,如“口”不能写得和“国”一样大。  六、偏旁相让  一个字是一个整体,所以写时要有全局观点。如“成”字,为了突出“戈”这一笔,就得将其他几笔写得短小紧凑。有了这样的客让,整个字就显得舒展,主次分明。

六、偏旁相让

由几部分组成的字,写时也要注意客让。因为各部分长短、大小不一,唯有彼此客让,使各部分适得其所,才能彼此相得益彰、和平共处。如:

  

  这里可以看出,一般是偏旁笔画少的让多的,短的让长的,窄的让宽的。字有了客让,一收一放,就使各部分在相互映带中,又有了主次,静态的字就变为动态的有生命的字。如“峰”字,“山”字旁不仅写得小,而且还升到左上角留出空间,让右旁的一撇可以痛快地伸展出来,这样,两部分各得其所,整个字就显得姿态潇洒、重心稳妥。又如“绝”字,因为考虑到有一个长大的钩笔需要伸展,就把“坌”旁尽量左靠。不仅如此,还有意将“色”旁的一部分几笔写到中间部位来。这样,字中有疏有密 【河南的书法家www.shancun.net】,疏控制密,密又压住疏,紧凑与舒展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七 向背相阵

  字的笔画有相向的,好像“两对面”似的,如“山”“比”“川”“门”“州’

  字的笔画还有相背的.好像“背靠背”似的。如“北”“我”“兆”“非”“水”

   另外,字的组成部分也有相背或相向的。如“山”两边的竖相向,“我”两边的钩笔相背,“北”的两部分相背。写时,向背分明,紧密相连,字的姿态就好,就不会倾斜、失去重心,也不会各不相干。

  “门”是相向结构的,可以把它写得带有相背的意味;“北”是相背结构,可是左边的挑和右边的一短撇相向,又使它带有相向的意味。这样写来就“向不犯碍,背不脱离”了。能做到这一点便更好。

  八、替代参错

  合体字的组成部分之间,要分主次,要参差错落,变换替代,才见变化之美。两个相同的偏旁组成的字,就更要有变化,即用一小一大、一轻一重、一收一放、一斜一正的方法加以变换。

  如“炎”字上下重复,上面的“火”不仅要写得小,还要把原来的捺写成点。“比”字左右重复,可将左边的“上”的钩笔改为一短横或挑。

  又如“效”“轮”“街”“奇”等字的一些笔画均采取替换写法。如图:

另如合体字的三个相同部分组成的字,写法:上方部分瘦长,左下方部分小、扁、宽,右下方部分大、扁、宽,三部分紧凑协调。而这样“变换替代参错”,字就不会有重复、果板的现象。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许多个“之”的写法均不相同。

    总之,唐朝著名书法家、书法评论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这是对结构的一个很好概括。能很好理会结构的前三条基本要领,写字就不难做到结构平正了;如果能掌握结构的后五条要领,写字也就不难达到“务追险绝”了。

  有一点值得一提,用来作为范本的碑帖,一般都是名家成熟期的书法艺术作品,它们的结构多属孙过庭所说的“复归平正”。现举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几个字为例:

  对齐,这样成了左实右虚,左密右疏,然而重心却十分平稳。

  以上均是利用了相互倾侧、点画的长短轻重、疏疏密密的方法求得字重心的平稳。

  如果我们细心玩味这些字的结构,有如欣赏惊险的杂技、优美的舞蹈一般,能得到极大的享受。然而,这些字整体上是极平正的,平正和险绝在这些字里得到了高度的协调。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平捺

上一篇:

楷书章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