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石
刻制印章的材料不下数十种金属的材料有金、银、铜、钢、销;矿质的有石、玉;植物的有竹、木;动物的有牙、。目。、角等作为现代篆刻艺术的崩材.主要是石料,因为石料资源丰富,雕刻便易,一般石章的价格也较低廉:
石章的起用.相传是由元末的王冕开始的,他首先发现了花乳石,并用来刻印后人沿而用之。如今,石质印材除了原有的青田石、寿山石和昌化石这几大类外,这些年又相继开采发掘内蒙古赤峰石等。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它的特点是石质温润细爽、软硬适宜,脆而不易燥裂此外,它的色泽清朗,所以是理想的篆刻材料。
青田石的品种很多。其中属上品的.如“白菜冻”、“封门冻”等此外,“兰花青田”,也是上品.其色泽如兰叶,通体品莹而“酱油青田”.色泽似酱油,为青田石中石性最糯润印石,也是由于长期浸沥摩挲形成。
普通的青田石.色泽比较丰富.青绿、酱紫、淡黄、粉绿等各色都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选择成品印石时,不要被封在表面的蜡衣所迷惑.一定要看清石质是否细腻,有无裂缝和砂钉等。
寿山石,也是篆刻理想的材料之一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乡,寿山石中之佳品石性细嫩温润,石色亦颇丰富,有红、黄、白、蓝等色。寿山石中名贵的印材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田黄”、“牛角冻”、“芙蓉冻”、“鱼脑冻”等其中尤以田黄最为名贵。田黄产白寿山田坑,石块在田问长期受溪水的浸润,逐渐形成特殊的石性按其色泽的小同,有黄田、黑田、白出的区别。田黄石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石中映出较有规则的或似萝卜丝或似橘瓤丝的形状。
昌化石产于浙汀昌化县.其中最出名的是鸡血石.因石上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斑而名各色相间得好,就更名贵了。鸡血石中以红、白、黑三色相问的和通体全红的大红泡最为名贵。鸡血石中以质地软熟细腻的称好,但一般的鸡血石,石质坚燥,多砂钉,这种石料无法奏刀,俗称“水门汀”底、
内蒙石,产于内蒙古赤峰县。这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石种一此类印石原先作为刻制石饰、石雕件的原料,后来引为制印。内蒙石之佳者色泽透明,颜色繁多.石性近昌化石,但奏刀常有粘滞感。内蒙石中也有色如鸡血的,俗称内蒙鸡血。然而颜色的鲜艳程度和形态与昌化石有很大的不同,只要加以比较,就能辨别出真伪。
此外,石章还有取材于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挺县的莱石,陕两的煤精石,湖南的楚金石,河北的房山石,福建的莆田石,温州的平阳石等:对丁初学者说来,不妨可以采取几种石料作尝试这样既可以练习刀法,还有利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也有利于增强对印材的选择和识别的能力。
2.纸
篆刻用纸。品类较多.如毛边纸、生宣纸、蜡纸坯纸、拷贝纸、连史纸、香烟纸、玻璃纸等等这些纸分别用于习写篆书、摹写印稿、钤盖印花、拓制边款等。具体怎样选用纸张,放在有关的章节中再作详细的介绍。
3.印泥
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篆刻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是不同的、印泥主要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好的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日清晰等优点:
印泥的品种十分繁多,档次的差异相当大。特别是色泽的差异更为明显。它主要是朱砂的取材不同,朱砂磨制成乳浆时,最上层的是细朱磦,色呈红黄,最下层的是朱砂,色呈紫色一如再加上银朱、洋红等其他颜料。就可以配制成好多种各具特色的红印泥来。
除了红印泥外,还有各色特殊的印泥。如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等由于印泥的色彩多样,就扩大了印章的使用范围。
选择印泥除了色彩以外,还要注意质量和产地一上海、杭州、漳州、苏州都产有质量很好的印泥,并各具特色:上海、杭州产的西泠印泥,质地浓厚,色泽沉着.钤出的印文富有立体感;福建产的漳州印泥.质地软,色彩鲜和,钤出的效果富有脂润感。这是中国印泥的两大主要门类。
印泥要注意保养.盛放印泥的器具宜用瓷缸,并注意缸盖抿缝,不使印油挥发一切不可用金属作盛器 【江苏的书法家www.shancun.net】,以防锈蚀影响印泥的质量.使用了一段时期要加以搅拌,保持油分和纤维的均匀.不使局部板结:印泥久用之后,要及时到店里“修理”,不要等油厢尽,已结成了硬块后再去调理,此时已无法处理了一此外,印泥不要曝晒和防止灰尘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