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书法欣赏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三国书法家作品www.shancun.net】,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代散文、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文化,把我们 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装点得绚丽多姿。 书法艺术十分独特,它既有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 ,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历代的名作,无论是古老复杂的篆书,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隶书,无论是字体端正、法度严密的楷书,还是表情达意、行云流水的行 草;不管是哪一位书法家,哪一种风格流派的作品,它的每一点,每一条线,无论是方圆、肥瘦,还是浓淡、千湿,也无论是雄强、挺拔,还是柔美、遒婉,其疾徐引留、轻重提按、顿挫连 断和点画之间的顾盼呼应,都耐人寻味,给人一种美感享受。一个受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人,都会在欣赏和学习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古老和精彩。欣赏和学 习书法可以调节人的心理隋绪,获得一份恬静和安宁,还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改变人的气质。 古今优秀的书法名家,以各自不同的人生体验、情感体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美学思想,融入自己的性格特征,创造出异彩纷呈的书体形式。我们选择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中部分富有代表性的作品,略作介绍和赏析。 一、篆书欣赏 篆书是我国汉字在古文阶段的一个笼统的书体名称,它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先秦文字。 (一)甲骨文欣赏 甲骨文是一种锲刻在龟甲或牛马肩胛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100多年前,在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郊小屯村一带)出土的中国历史上迄今可见到的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 武丁时期甲骨刻辞 武丁时期甲骨刻辞是商代武丁时期(约前13世纪上半叶至前12世纪下半叶)锲刻在一块牛胛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天文气象和简单的社会生活。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块比较完整的牛胛骨,高32.5厘米,宽19.8厘米,正面、背面共刻有160多个字。如图所示的正面,共10行,能辨认的字有70多个。这是第一时期甲骨文的代表作。整幅刻辞具有浓厚的古朴美,有以下特点: 1.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圆,以方折为主。线条与其他甲骨文相比,显得粗壮浑厚。 2.字形大小不一,参差变化,文字排列歪斜不整齐,字、行距离间隔不一致,但显得活泼自然。 3.锲刻技巧比较成熟,结体诡奇多变,造型美观大方、朴素自然,是甲骨刻辞书法的典型范例。
(二)金文、大篆欣赏
金文一般是指先秦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文字,又称“钟鼎文”(先秦青铜器以钟鼎为代表)。人们把凹入的阴文称为“款”,凸出的阳文称为“识”。金文的线条不是直接用刀在青铜器上镌刻出来,而是在制器过程中用泥范浇铸而成的。能较多地体现书法笔意。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商代中期的著名青铜器,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一青铜器的腹部内铸刻了“后母戊”三个大字,是商代金文书法的代表。1938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有以下特点:
1.文字造型是以象形为主,图画意味很浓。“母”字像一位双手交叉、上身前倾、双膝着地恭敬地跪在那儿的妇女,女性柔美姿态跃然欲出。
2.笔画遒劲雄壮而圆润,一画之中粗细不一,中间部分肥粗,头尾两端尖细。露出锋芒。
3.书法具有稚拙美以及象形和装饰的统一美。
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所以又把大篆叫作“籀文”。史籀所作的大篆久已失传,今天已无法见到它的真面目,我国现存的石刻文字《石鼓文》,才让人们领略到当年大篆的风采。
《石鼓文》
《石鼓文》是东周时代的秦国刻石,唐代初年发现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三畴原荒郊,原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文字刻在10块鼓形石头上,所以后人称之为“石鼓文”。它是大篆书法中的艺术珍品,是一件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也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它一直受到后人的喜爱,被称为“书家第一法则”。其特点是:
1.笔画藏头护尾,含蓄婉通,起笔、收笔都是圆笔,笔画粗细基本一致。
2.结体严整有法度,字形比较扁平,大小基本匀称,竖行横列基本整齐。
3.用笔劲健挺拔,体态端庄,气势雄宏。
吴昌硕《临石鼓文四屏》
清末民初时期的大书法家吴昌硕,是近现代书法史上临写《石鼓文》书法最为出色和最有成就的人物。此《临石鼓文四屏》是吴昌硕75岁时所作。
特点:用笔精到,干净利落,中锋侧锋互用,方圆并施,节奏有快有慢,用笔有转有润,虚实相生,笔法极为丰富。既保留了《石鼓文》书法的古朴风貌,又写出了大篆书法的生动姿态。
(三)小篆欣赏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王朝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人在大篆的基础上经过简化、整改发展而形成的。小篆的字形为长方形,结构统一,线条均匀。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种具有规范、秩序之美的文字。传世的书迹中较为著名的有秦代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新都虎符》,汉代的《少室神道阙铭》,唐代李阳冰的《三坟记》以及清代吴熙载《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等。
吴熙载《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吴熙载是清代晚期最著名的篆书家之一,他的篆书挥毫落墨之间,线条舒卷自如,形态飘逸多姿,形成了独特的清新书风。《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原作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
其特点是:
1.用笔圆起圆收,道婉、流畅,线条有筋骨而具弹性,粗细变化丰富。
2.结体上紧下松、内密外疏,笔势变化灵动,在肃整庄严中见挺拔劲秀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