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和摹是学习书法的两个传统方法。“摹”就是把字样帖放在下面,蒙上透明纸(影格),照着写,小学生描红也属于“摹”。“临”就是照着字帖的样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学着写。“摹”容易学到字的间架结构,学其形。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法。“临”容易学到字的用笔精神.学其神。有了一定书法基础后,则应以“临”为主。临时,可辅之以摹,如有些字,无法临像的,就可以用摹来探求它的间架结构。 临摹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好字帖。先分析帖中每一点画的写法,尤其要细察它是怎样起笔、行笔和怎样收笔或出锋的,研究笔画的形态特点,是肥壮的还是劲瘦的,浑厚的还是俊美的,笔画的开头、收尾、转折、弯钩等方面有何特征,从中找出规律。譬如说,欧体的横画细而竖画粗,转折处不折而转等等,进而分析其结构是方形还是长方形、扁形,是属于严整一类,还是疏朗一类,粗细疏密的安排、偏旁部首的搭配有何特点。譬如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的字形一般方中略显窄长,如“年”字,三横的距离拉得比较开,上二横又写得较短,一竖写得很长,所以字就显得窄长。又如“能”字,一般总是正方形的,可是他把左偏旁写得低些,右偏旁放得略高些,它的一竖又写得特别长,所以整个字形看去就带长了。隋《龙藏寺碑》的字是方中带扁的,如“路”字,一般总是正方形的,可是它的两个偏旁都写得较阔,字就显得扁了。颜真卿的字雄强宽博,如《麻姑仙坛记》中的“记”字,左右两旁均较整齐,像要尽量把“方格”撑满似的,他的字不以高低欹侧取势,而从稳中求险等。经过这样分析,对字帖点画的用笔特点和结构规律就有了一个总的印象,临起来就胸有成竹。如果拿到一本字帖,不去分析研究它用笔结构的特点,就像抄书一样抄下去,自然就学不像它的字形,更不要说学得它的精神实质了。
![临摹 用笔与临摹 临摹 用笔与临摹](http://img2.shancun.net/201902/08/1839122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