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印的材质分,有金印、银印、铜印、玉印、石印等,其中铜印是主流。不同材质制作的印章,其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介绍如下:
(1)金印
金印在汉代是诸侯王、三公、列侯、丞相等朝廷高层所用的印章,私印很少有金印。另外,有些金印并非是纯金,而是铜质鎏金的,原因或是这些印章出于殉葬目的,为了节省资金之 故;也或与国力盛衰有关,汉末、魏晋时战乱频仍,朝廷又卖官鬻爵,故以鎏金权充金印。
(2)银印
银印在汉代一般是品秩为二千石的高级官员所用,秦汉时的金、银印全部出于刻凿,因金银耐腐蚀,这些印章历千馀年而仍新,刀刻之痕历历在目,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琅 琊相印章”,属东汉初期的官印,仍如新发于硎。私印中银印较少,这方“韩宽”(图1.2-13)印,是私印中为数不多的银印。金印、银印笔画一般较为光洁,少铜印斑驳锈 蚀之气。
(3)铜印
古代印章不论战国、秦汉、六朝、隋唐,还是官印、私印,皆以铜质为大宗。铜印性坚质韧,耐磨损,不易损坏,即使到了元明文人篆刻兴起以后,铜质印章仍有一定的市场。官印自 不待言,私印中也不难见到,清人姚晏就认为“铜印究胜于石”,以铜治印更易“浑朴简厚”,明人甘饧以铜、玉摹刻秦汉印章成《集古印正》,或许正是有感于此吧 。
(4)玉印
玉以其“温润而泽”,在古代中国被赋予“比德”的功能,《说文解字》称玉为“石之美有五德者”,先人对玉的崇拜已经渗入社会意识之中。先秦 官、私古玺都有玉质,自秦汉以来,官方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玉印后来在皇后、诸侯王印中也偶有使用,如著名的“皇后之玺”、“淮阳王玺”等。但在私印中, 玉印却似乎不
第一章篆刻概说受等级的限制,使用极其频繁,现存战国、秦汉时期的玉印约有五百馀方,以汉代居多,战国次之,秦代最少。玉印虽在古代玺印遗存中所占比例很小,但由于玉印质 料的珍贵,很少受自然力的侵害以及独特的制作方法,使玉印呈现出端庄秀雅的独特风格,向为后人所喜爱。
(5)石印
元明文人篆刻艺术产生的前提之一是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其实,据考古发掘,石印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而且一直到宋金时期都有使用,当然,这些石印的质地多是煤精石、滑石 和其他的杂石,或过于坚硬,或过于酥软,与后世篆刻所用的叶蜡石不可同日而语。古代的这些石印多是殉葬用的明器,如20世纪50年代在长沙西汉墓葬中先后出土有数十方滑石印,或有印 文,或无印文,甚至还有仅作墨书而未及镌刻的,而已镌刻的石印也大都刻画草率,形制也很粗陋,像“罗长之印”(图1.2-14)、“长沙顷庙”则是其中之佳者。
(6)其他
在古代玺印中,还有以木、玛瑙、琥珀、陶、骨角、象牙、琉璃等物治印的,如木印有“王光私印”(图1.2-15)。20世纪30年代还曾在朝鲜乐浪汉墓遗址出土过“ 乐浪太守掾王光之印”、“臣光”两面印;玛瑙的硬度更甚于玉,在汉代私印中也有发现,如“桓启”、“赵安”等印;琥珀印如藏于天津博物馆的 “杨禁私印”(图1.2-16)、“李君之印章”等;陶印多见于战国古玺,应是在陶制器物上戳印文字之用;至于骨角、象牙印在古代印章中亦有偶见,但象牙作为私印 印材是在元明以后才广泛使用。
3.按印的形制分。形制指的是印章的印面形状、印体样式:
(1)印面形状
印面形状不论官私印章,都以方形最习见,其次是长方形,如秦汉时期的半通印,此外还有扁形、圆形、心形、连珠形,这类印形多为古代的姓名印、吉语印和肖形印所用,其中连珠 印形式最为多样,如图1.2-17、图1.2-18。
(2)印体样式
印体样式主要有一面印、多面印、套印几类。多面印和套印都是私印,多见于汉魏时期,这类印章除了使用轻捷、方便以外,也颇符合印主崇尚新奇的心理,以致形成一股风尚。
①古代印章绝大多数是一面印,即仅在印体的一面刻有印文,印例在此从略。
②多面印主要有两面印和六面印两种。
两面印一般印体较扁,呈方形,在中间多横穿有扁孔或圆孔,以便穿上带子佩带,故亦称穿带印。两面印在印体方形的两面都铸刻有印文,如“王鞅、臣鞅”(图1.2-19王 鞅、臣鞅1.2-19)、“鲜于富昌、臣富昌”等印。两面印的印文内容很丰 富,有一面作姓名印,另一面则作表字印、臣妾印、吉语印、肖形印者,也有一面作吉语印,另一面作肖形印,或者两面皆作吉语印、两面皆作肖形印者。
六面印流行于魏晋时期,其印体的上方另外矗立一方稍小的方章,形制很特殊。六面印的印文都是凿刻,印文字体有不少采用了悬针篆,其内容除姓名、吉语外,多与书简有关,如 “言事、言疏、白事、白笺、白记、印完”等,如这方晋“宣成令印”(图1.2-20)六面印,分别刻有“宣成令印、臣纳、菅纳白膛、菅纳白事、纳言疏、印完 ”六种内容。
③套印出现于西汉中期,流行于汉晋时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双套印。它是在一方大印之内,留出空间再套人一方小印,又称为子母印,简称套印。套印精美者小印与大印的空间结合得十分紧密。有的母印印钮作龟甲及四足,子印印钮作身首之 形,合起来后成为完整的龟钮印章。有些母印的印钮作母兽,子印印钮作子兽,合起来后呈母抱子之形,颇见巧思,如这方“李长史印、李宽心印”(图1.2-21)。
三套印。又称三套子母印,是母印中套一中印,中印再套一小印,也即由大、中、小三方印套合而成一个整体。一般母印作兽钮,两子印作瓦钮,也有精致的母印及中印作辟邪钮,小 印作龟钮。如这套“马忠印信、马忠、白方”(图1.2-22)朱文
印,印拓依大小依次排开。
套两面印。即双套印中的子印套人的是一个两面印。如“郭意信印、郭意、意”印等。
双套两面印。即在一个两面印之内,再套上一个小的两面印,如“王少翁、日利、王驾、长光”(图1.2-23)套印。
套印都是私印,印文主要是表字、吉语、书简、肖形等方面的内容。
4.按印的文式分。文式是指印文呈现的样式,针对印文的状态,有阴文、阳文、朱文、白文以及朱白文相间印之分。
(1)据印体上的印文。一般而言,凡物凸出者为阳,凹人者为阴。故古代玺印中印文凸出者应为阳文,凹人者为阴文。
(2)据钤盖出的效果。据钤盖的方式或受钤者,又有不同的情况。
①钤印于泥上。古代玺印最主要的用途是封缄,方法是以印钤于泥上,若印文为凸,钤于泥的效果为凹,则为阴文;反之,钤于泥的效果为凸,则为阳文。封泥传于后世, 印样是以拓碑的方式所拓而成,呈黑色。因古代玺印多为阴文,故传世的封泥多阳文。阳文清晰易识,这也是古代玺印多阴文的原因之一。
②钤印于纸上。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大量代替竹简,官方规定公文行走皆弃简册而易之以纸,遂使用印方式有了重大改变,印章不再钤于泥上,而是以朱色颜料钤于纸上。 这样,印体为阴文者钤于纸上为白文,阳文者钤于纸上为朱文。
私印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式,即朱白文相间印,也可叫作阴阳文相间印,以前者的称呼为习见。这类印的章法安排很活泼,一般而言,字数少的为朱文,字数多的为白文,由 于朱文线条间的距离与白文笔画的粗细相当,颇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五、玺印的制作
历代官印皆有官方专门机构负责制作,《后汉书·百官志》记载汉代“少府属官有兰台令史”,本注称其职责是“掌奏及印工文书”,东汉时 的班固曾担任过兰台令史,以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此职,可见朝廷对官印制作的重视,也可理解汉印为何会取得如此高的水准了。从私印的普及程度上看,市坊间也应当有专人经营私印的制 作。
纵观古代玺印的制作,主要有三种方法,即铸、凿刻、雕琢。
1.铸
古人如何铸印,早期史籍并无明载。清人姚晏在《续三十五举》中对此有较详细的叙述:“一翻沙,先刻成一印,将沙泥锤熟和捏在外,候干 【台湾的书法家www.shancun.net】,剖出印,仍合成,留 小孔,化铜人之,此精与不精,全在先刻之印。二拔蜡,以蜡为印,刻篆文并制钮,钮下置一杆,以锤细泥和膏涂蜡印外,候干再涂,至极厚,去杆,则钮外有一孔,人快火炙之,蜡必由孔 熔出,化铜人之,此精与不精,全在先刻之蜡。”①
翻砂的关键在“先刻之印”,该印模应是木、石、铅这些易刻之物。据罗福颐先生称,故宫博物院藏有一铅质无穿两面印,分别刻“五原候印”和 “五原都尉章”,一方新莽时期石质无穿两面印,分别刻“洽平马丞印”和“巩县徒丞印”。汉代授官制度是一官一印,而上述两方两面印是一印双职,故 应是作为母范之用。古代有大量同官秩的印钮,形制相同,故印体母范不必大量保存,铸造时仅以印钮母范和现作的印文母范相合,再翻砂浇铸即可。
拔蜡法现在又称失蜡法、熔模法,主要用于制作器形、装饰特别繁复,又很难用翻砂块范法铸造的器物。拔蜡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但从考古发掘来看,春秋时期随县曾 侯乙墓中出土的样式繁杂、镂空的青铜禁,就非失蜡法不能作。但古代玺印是否也用此法铸造,因蜡模早已销熔,史籍又缺载,无从探知。从传世古代玺印中看,战国三晋的宽边朱文小玺, 制作精美,朱文线条细若游丝,却挺拔遒劲,笔道很深,似非此法不能作。汉魏时的一些私印、吉语印,如“延年益寿与天毋极”、“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 寿无疆”(图1.2-24)等印,也应是失蜡法所为。
2.凿刻
凿和刻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动作。凿应是在固定印坯后,以锤击刻刀(錾)而成,刻则是以手执刀,以指腕之力完成。在实际制作中,应是二者结合运用完成。元吾丘衍称 :“汉魏印章,皆用白文,大不过寸许,朝爵印文皆铸,盖择日封拜,可缓者也。军中印文多凿,盖急于行令,不可缓者也。”②以后,前人多将一些风格较为荒率的军中用印指 为凿印,如“祁连将军章”、“鹰扬将军章”(图1.2-25)、“关中侯印”等,而将一些较工整的印章如“湿成丞印”、“武陵尉印 ”(图1.2-26)等视为铸印。其实这一说法未见元以前人引用,只是想当然而已。我们可举出大量工整的凿刻印,除了上面所举的两方西汉官印外,东汉时期以凿刻之法治印的就更多了 ,如“棵榆长印”(图1.2-27)。东汉、晋魏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印章几乎都是凿刻而成,①《历代印学论文选》,第402页。②(元)吾丘衍:《学古篇·三十五举》 “十九举”,《历代印学论文选》,第16页。
如“汉匈奴破虏长”印、“汉鲜卑率众长”印等,而且几乎所有古代的金印、银印都是凿刻的,像这方著名的东汉初期“琅琊相印章”(图1.2- 28)银印就极为典型,该印章法工整有序,用刀痕迹极为清晰。而像上述较为草率的将军印则大多是魏晋乃至六朝时期的印章。
3.雕琢
雕琢主要用于玉质类印章。玉的硬度很高,即使以现代技术炼出的合金钢来手工刻治玉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多采取喷砂的方法。传说古人治玉曾
一种可以“切玉如脂”的“昆吾刀”,还有用药将玉软化等方法,但很难证实。据现代人研究,古人治玉印采取的是琢的方法,即以铊、磋等非刀具性工具铊治,再 加以磋磨而成(图1.2-29)。三国孙权称帝时曾自制一套御玺,吴亡后,孙皓“送金玺六枚,无有玉”(《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虞喜《志林》评日:“吴时无能刻玉, 故天子以金为玺,玺以金,于文不异。”可见琢玉之不易,称霸江东的孙权竟不能为玉玺。古代工匠以其高超、精湛的技艺,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印章艺术品,著名者如“辛偃 ”、“桓启”、“婕仔妾蛸”、“薄戎奴”(图1.2-30)等,笔画或遒劲挺拔,或婀娜刚健,风格圆转清丽,典雅大方。因玉质类印章少有残蚀,笔画 清晰,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成为明清以来的篆刻家重要的取法、学习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