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轻文重墨,是当下书法家的悲哀

2019-02-01 19:22:28浏览:97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原标题:轻文重墨,是当下书法家的悲哀当今太多的人,自己不写文章,也借各种理由或借口不去读别人的文章,对事物、事件等的判断

原标题:轻文重墨,是当下书法家的悲哀

当今太多的人,自己不写文章,也借各种理由或借口不去读别人的文章,对事物、事件等的判断仅凭主观臆想,自以为然,像坐井观天的青蛙。或是顺大流,人云亦云,别人说好,他也跟着说好,别人说不好,他也跟着说不好,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

  

而这些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没文化,也认为别人没文化,并有意地去诋毁自己未知的那部分文化;自己没思想,也认为别人没思想,并拒绝去接受自己短缺的那部分思想;自己肤浅,也认为别人肤浅,并竭力维护和捍卫自己固有的那点肤浅。

其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人相轻、门户之见的毛病,说到底是时风下的人品教养出了大问题。而这一现象,在当今书画界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当下太多的书画家,要么是知识面很窄,只知一,不知二,除了书画类的若干基本常识储备外,其他门类和领域的知识、思维等极为缺陷。要么就是胸无点墨,书写的内容永远是那么几首已经抄滥了的古诗,即使那样也会经常出现错字、别字和漏字现象。绘画的内容永远是所谓的行活,固定的题材和重复的样式,即使那样也总是要反复标榜自己如何如何得创新、如何如何得自成风格。

  

至于古今中外的文艺名著,尤其是一些偏理论性的文字,如历代书论、画论等,几乎是不读不看,却还要装出满腹经纶、博学多识的样子,经常指点江山,好为人师。对当前理论家、批评家的观点和文章,更是不屑一顾,总认为别人说的、写的都不够水平,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从不面对和承认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

书画家没文化、没涵养、没思想,说出来多么可笑,这在从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却在今天竟成了事实。从前有真文人,所以也便有真正的文人书法、真正的文人画;现在还在继续提、继续叫所谓的文人书法、新文人画,却没有了真文人,大多是假把式。从前是人驾驭笔墨,现在是笔墨驾驭人,人被笔墨彻底奴役了。从前是笔墨随心走,重操守、重情怀,现在是心随笔墨走,以技为上,除了认技、炫技,就是认钱、捞钱,道的层面很少体现,甚至一无所有。

  

殊不知古人评价一个人的才能,必是先文而后墨,也就是说要先看其文辞而后看其书画。尤其自晋唐以来,首重文章,其次书法,最后绘画。并且他们深知“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北宋黄庭坚《书缯卷后》有言)意思是说学书之人必须胸中有道德义理,还要以圣贤哲人之学来扩充胸襟,写出来的字才可贵。如果一个人胸无点墨,没有文化,即使笔墨技巧不比钟繇和王羲之差,也只是俗人而已。清代书画家张式在其《画谭》里也曾写道:“(学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未有心不和而能书画者。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

但今天却正好反了过来,不看书、不读文,没有学问,甚至不论修养道德,只要掌握点技法技巧,懂得如何包装炒作,一样能够成为书画家,一样能够被捧上天,捧成大家、大师;轻视理论、忽略批评一样可以混得有模有样,一样可以欺世盗名,以名混世。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特别的怪现象,是时下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真实体现,更是当下整个社会的悲哀。没有人肯坐冷板凳、下真功夫研究学问,丰富自身涵养,哪怕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多读几篇文章都做不到,总认为这些对书画本身没有太直接或立竿见影的帮助和效果,倒不如多写几副字、多涂几张画拿去卖钱来得快速、经济和实惠。多么可悲啊!

  

试想一个艺术家倘若没有思想、文化和修养,其艺术作品倘若体现不出应有的思想性与文化性,徒有笔墨,空洞无文,这样的艺术家怎么可能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这样的作品又怎么可能是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而名不副实、欺世盗名的背后也终将会被历史与后人所不齿和诟病!

(注:本文作者王进玉,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背后,一定下足了这些功夫!

上一篇:

练字没有诀窍,但有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