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一改以往的上升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共计2808.06万辆,连续10年蝉联全球销量第一,但同比下滑2.76%。这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
2019年,汽车市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如何提振汽车消费成为业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推动汽车产业消费平稳增长,1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六大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10部门联合推出政策方案,这在以往并不多见。此举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汽车消费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助力车市顺利度过寒冬的决心。在《实施方案》中,有哪些政策亮点和趋势变化,这些政策落地市场后又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和影响?对于这些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专家学者。
新政策利好农村 “汽车下乡”或再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提振人们的消费积极性、促进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国务院在2009年1月公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汽车下乡”政策,对农村地区购买汽车的用户给予优惠。“汽车下乡”政策也让中国汽车市场在当年销量实现了46.15%的爆发式增长,快速走出了阴霾。
10年后的今天,“汽车下乡”政策或将再次出现。在10部门联合推出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鼓励汽车跨区域流通、盘活存量供给、鼓励农村汽车消费升级等相关政策。这也被业界解读为“对农村消费者和三四线消费群体的利好消息”,有望激活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汽车消费。
《实施方案》第三条写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的补贴,引导农村汽车消费升级。” 在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看来,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汽车的保有量非常低。“这次《实施方案》的提出,将会促进农村汽车的更新换代”。
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同样看好农村汽车市场的潜力:“我国农村居民汽车消费潜力非常大。由于农村人口分布分散,公共交通不发达,农民对汽车的刚性需求更强。”
曹鹤指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村村通公路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道路条件得到较大提升,农村汽车消费正在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在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既没有停车位的限制,也没有“上牌”的难题,这些都有利于农村汽车消费加速普及。
不过,与10年前的“汽车下乡”政策相比,如今对于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的引导,要做的功课显然更多。
“此次关于农村汽车消费的政策不仅鼓励增量,与此同时更强调升级。”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额度,仍低于城镇居民。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的楼市价格变化波动较大,导致县乡市场的购房热情高于购车,楼市对车市的挤压严重,“最终形成了‘资金短缺’和‘汽车品质升级’之间的矛盾”。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出利好政策或许只是第一步。未来,各大汽车企业将制订怎样的发展政策,各地政府如何将政策红利落实到位,都将成为决定农村居民购车潜力释放与否对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