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商品,动辄花费数十万元,若是掉入消费陷阱,那真是有苦难言。本刊盘点出以下在汽车消费中频率高发的“陷阱圈套”,帮您擦亮双眼。
超低价促销
在网上一搜,发现车价超低,然而交完车款后不可提裸车,必须以上全险、做装饰、上牌等为条件。
用“定金”代替“订金”
“定金”与“订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却相去甚远。如果是“订金”合同,若合同终止,消费者可以收到订金退款;而“定金”则需要支付违约金,甚至无法退还。
新能源车以等速续航里程
为官宣里程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涉及到三个数值,分别为60km/h等速续航里程、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以及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三者关系为等速续航里程>NEDC续航里程>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厂家在宣传中为了突出续航里程的长度,常常提及前两个数值,造成续航里程虚高的问题。陷阱:
口头承诺降价补偿
一些经销商打出“降价补偿”的口号,但真当你掏钱买车后,一些经销商便翻脸不认帐了。
车辆合格证被抵押
若经销商挪用了消费者的购车款而不能赎回合格证,消费者就将无法正常上牌照。
配件只换不修
原本只需花十几元就能修好的故障,一些维修商硬是直接要求车主更换零件。
虚报机油量
一桶4升的机油,实际加了3.8升,但在向车主报账时,却说是4升。更有甚者,直接骗说需要加5升。洪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