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8年)》出炉。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市已为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已安全行驶超过15.36万里。这8家企业分别为:百度、蔚来、北汽新能源、戴姆勒、小马智行、腾讯、滴滴、奥迪。到2022年,北京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开放道路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
自2018年2月以来,北京市累计开放了4个区域的44条道路以供路测,共计123公里,覆盖了多样化的城市交通场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过去一年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中,百度表现最为突出:测试车数量达到了45辆,占到了所有测试车辆的83.3%;总测试里程达到了139887.7公里,占到了所有企业总测试里程的91.1%。
相比之下,传统车企的表现就稍显单薄。戴姆勒的两台测试车辆只进行了476公里的测试,北汽新能源则只进行了235.1公里的测试,而测试里程最短的奥迪中国,仅为80.9公里。
显然,在这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中,科技公司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实际上,即使是在海外测试中,科技公司也常常处于领先地位。在业界看来,这与双方针对自动驾驶技术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有关。
对于汽车主机厂而言,主营业务仍是车辆的生产与销售,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最终目的也是在量产车辆上进行搭载,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研发,更需要考虑安全性问题及成本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公司则更像是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为主机厂提供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比如一汽、长城、本田、福特等车企,相继加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发项目中,共同推进自动驾驶项目。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从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来看,从事自动驾驶领域研究的跨界互联网公司正在以新的形势与车企打造合作模式,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以此实现技术的快速落地。洪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