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电池着火事故,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从汽车产品发明应用以来,就一直偶有着火的安全事故。电动汽车的着火事故比例也并不高于内燃机汽车,实际上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安全性一直在提高,着火事故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但是,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电动汽车着火事故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加,理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我们对于电动汽车着火事故的规律还不够了解,对于预防措施还不能完全掌握。安全,就像是悬在电动汽车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成本问题,特别是在政府补贴完全退出后,电动汽车的性价比能不能达到或接近传统内燃机汽车?二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电动汽车普及以后,用户能不能便捷地充电?三是安全问题,我们能不能尽快掌握电动汽车电池着火事故的规律和防范措施,能不能有效管控这一重大问题?
在这三个问题中,成本问题已有很大改善,如果政府能够明确在较长时间内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并保持其他优惠措施,在2025~2030年间,此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充电方便性问题,如果能全面落实目前已制定的各项政策,坚持技术进步,这个问题也可以有明显改善;唯独安全问题,特别是高比能量蓄电池的着火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有效地管控。如果这一重大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有可能颠覆我们在电动汽车方面取得的大好形势。
日前,笔者在青岛市主持召开了《电动汽车安全指南》工作会议,并参加了一项充电安全技术的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如果《电动汽车安全指南》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充电安全技术能够推广,可以有效管控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指南》从电动乘用车安全、电动客车安全、电池单体和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安全、数据监控管理、维修保养、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安全事故处理、操作安全、运营车辆安全管理等11个方面,汇集了全行业近百名专家的智慧和经验。这次青岛会议,已经决定在全国范围办培训班,宣传推广《指南》。
在此,笔者建议,全行业、各相关方都要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
第一,全行业要重视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不能以目前电动汽车着火事故并不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为借口而搪塞。国际上也有企业生产销售几十万辆电动汽车而无一着火事故的先进经验,可见电动汽车着火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管控的。
第二,生产企业,包括整车、电芯、模组以及充电设施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都要把安全列为电动汽车产品的首要性能,不应为追求补贴、提高续驶里程或降低成本而忽视安全性能。
第三,生产企业要注重质量和产品一致性。无论是更换原材料供应厂家还是改进工艺,都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实验。
第四,充电过程是管控电动汽车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某大型充电运营企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主动防控和大数据管理等先进技术,去年已防止十余起着火事故。笔者希望该企业的技术和经验能够推广。
第五,电池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充电运营企业要消除边界,充分交换电动汽车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建设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的系统工程。
第六,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电动汽车安全性,优先于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目标。当前我国普及电动汽车速度已经够快,无需一味提高,因此要慎重提出禁止使用内燃机汽车的决策。
第七,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是保障电动汽车产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尽快建立电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维护保养、定期安全检测制度。对电动汽车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既是整车生产企业的义务,也是延伸产业链、获取服务收入的合理途径。
第八,地方政府应全面落实支持和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政策,对本地区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管。
总而言之,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各方密切合作。笔者相信,电动汽车安全可预测、可预防、可管控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可怕之处并不是其有多锋利,更不是危及范围有多广,而是其不可预测性。
(作者系世界汽车组织OICA第一副主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董扬 《中国汽车报》(2019-05-20 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