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日产汽车公司前董事长戈恩被捕”一事,日产、雷诺上演罗生门,昔日难兄难弟,如今翻脸指骂。谁告发了戈恩?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日经商业日报》等日本媒体报道,告发者是日产的两名高管,两人都同意达成认罪辩诉协议。换言之,日产“单方面”引爆了这件事。
权力过分集中,是这起“罗生门”的关键因素。此前,日产CEO西川广人多次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戈恩集结了过多的权利,忽略了公司日常运营,也忽视了日本市场。作为回应,雷诺发布召开董事会,声明没有发现戈恩的账务有问题,决定保留戈恩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的职位,并要求日产向其共享目前已知的信息。
这场丑闻持续发酵,不再仅仅局限于戈恩本人的命运,也不再是单纯的涉嫌非法财务行为案,逐渐升级为日产与雷诺的“联盟控制权”之争,以及法日两国汽车产业联盟走向。
雷诺与日产是交叉持股,雷诺拥有日产43%的股份,是控股方;日产则持有雷诺15%股份,但并不拥有投票权。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戈恩与雷诺牢牢把握着联盟的“控制权”,这让日产方极为“不忿”。
“不忿”是有原因的:2017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轻型车总销量达到1061万辆。其中,雷诺汽车的销量为376万辆,三菱汽车的销量为103万辆,而日产汽车的销量却达到582万辆,在联盟总产量中占比超过了50%。在全球最为重要的中国汽车市场上,雷诺的销量仅仅只是日产的“零头”。
在被捕前,戈恩提出“联盟2022”规划,筹划雷诺与日产的合并事宜。注意,是“合并”,不再是“联盟”。戈恩这一野望,遭到以西川广人为代表的日方董事的强烈反对,并引起日本产业界和日产、三菱汽车的员工们极大的愤怒与不安,“保卫日本汽车业”,成了日本产业界乃至政界的共识。作为联盟的新成员,三菱此次坚定地站在日产一边,形成了攻守联盟。
淘宝马云说,不管企业多牛都会破产。公司尚且如此,联盟自然有解散的一天。联盟一旦解散,三方公司的战略方针需要重新规划与调整。在电动化、智能化等转型路线上,日产和三菱只能积极向本田和丰田靠拢;而雷诺一方,则只能与欧、美、中国等竞争对手寻求新的合作。
显然,重新找伙伴,代价要远高于继续“联盟”。日产和雷诺先后表示,要继续维护联盟的合作关系。日产方面甚至开出了“价码”:希望结束雷诺对联盟的控制。
雷诺失“鹿”,显然只有日产能取而代之。现在最大的悬念,雷诺也答应吗?
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