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曾被业界内部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盖因诸多造车新势力中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在今年交付产品。作为一年车市的“收官者”,广州车展历来是各车企冲量的最佳时期,然而在本届广州车展上,仅有6家造车新势力参加展会,其中只有两家造车新势力有新车上市,这无疑让人对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感到担忧。
纵观此次广州车展,来到现场的小鹏、蔚来、威马等品牌,都已经成功摆脱“PPT造车”的评价,实现了产品落地。而其他“未到场”的造车新势力,尽管其不来广州车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无车可交。它们当中大部分仍处于“PPT造车”阶段,只有所谓的概念车,实现量产仍需时日。
近年来,造车新势力凭借其新颖的造车特色和互联网基因吸引了不少热点,然而2018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却发现,新势力造车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堵在了“交付”这道坎上。
无论是蔚来和小鹏之间的一万辆赌约,还是威马的延期交付,都凸显了量产交付的难度。业内人士普遍的观点是,未来能活下来的新势力也就头部的几家,交付更是成了其中的竞争赛点。
反观本届广州车展上,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稍显落后的传统车企,都借此机会推出了一大波重磅车型叫板新势力企业,这也预示着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已在车展上唱主角。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不减,新势力越早跳出PPT窗口实现首车上路,就意味着企业能越早攻占市场份额。量产交付仅是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征程上的一处里程碑,只有夯实企业造车实力,才能有机会力搏群雄走到最后。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开始进入量产的最后阶段,交付也就成了其定生死的大关卡。尤其近些年来,国家推行新能源汽车的趋势越发明显,燃油车市场渐渐失去了热度。从今年的数据统计上看,车市整体出现负增长几成定局,而新能源领域绝对是“寒冬”中的一枝独秀。作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高调吃螃蟹的一批,新势力更是和市场浮动变化间接挂钩,成了新能源市场的反光镜。市场还是需要产品说话,在2019年那些还停留在PPT阶段的造车新势力,恐怕竞争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毕竟光靠讲故事梦想只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