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投资人的钱却打了水漂,都会有怎样的后果?](http://img2.shancun.net/201901/18/170152781.jpg)
我是投资人。 不瞒你说,我投出去的钱大部分打了水漂。很少有成功并盈利的,很少。 这里说几个人: 第一位: 2011年,他拿着自录ep找公司,希望能签约,但很少人理解他的音乐。 我给他一个建议,把音乐先放到网上试试,他照做。但效果仍然很一般,点击率近乎为零,甚至有人回帖骂他的音乐是垃圾。 我考虑了一星期,最后还是投给他100万。 我投资的他的音乐事业,钱没有太多限制,没有合同,我只是单纯希望他能在音乐道路上走得远一点。 他当时也一定有站在岔路口的感觉。 但他没选音乐,我给了他100万,他却放弃了音乐。 他开了一家乐器店,卖吉他,买了一辆价值5万元的低端车,娶了一个看上去很勤劳的老家女人。一年后又生了孩子。 之后,很多次我路过他的乐器店,他看到我,有时不敢与我的眼睛对视。 终于有一次,我约他出来谈谈,那时已经是2014年了,他的乐器不景气,还是缺钱。 粗略记得当时的对话。 我问: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坚持出版那张ep,或者从其他途径走独立音乐的道路? 他说,当初穷得只有理想,因为穷,不去考虑怎么赚钱,对钱也就没概念,当100万从天而降时,他慌了,他开始想他的一生究竟为什么?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发唱片,做音乐,照样为了赚钱。于是他放弃了。 他红着脸问我能不能在投他的乐器店,他希望开一家连锁店。 甚至他准备好了商业策划书,上面有明确的股权分配条款,一切井井有条。 但是,之前的那个独立音乐人已经不见了。 我没兴趣投资乐器行。 第二人: 他曾是我的员工,他30岁,有极强的技术背景。 之前他有年薪几十万的稳定工作,名校背景,在大公司做到架构师。 第一次和他谈的时侯,我还在艰苦
创业,我需要一个能带技术团队的人。 我坚信,他就是我在找的合伙人。 他看着我一直犹豫,他肯定在想,这个比他还年轻的人,能做什么? 我改变策略,从技术角度切入,最初的几次交谈,几乎全围绕着跨平台、框架、编程语言、数据库、底层等等,首先让他觉得,我们的技术在同一个层面上。 每当聊到一个环节,我就把他往产品需求上引导,问他:这样的设计,放到我们的产品里,好不好?” 这样几次下来,我们成为了朋友,也开始聊其他的话题,比如理想,创业,产品。 他说,到了他这个年龄,人们都会寻求稳定。家里有老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没人愿意折腾。 在大公司里,那个范围会让人慵懒。 让人忘记一些属于年轻时候的事情。 正如,爱情变成婚姻,理想变成粮食。 但是,几次交谈后,他还是决定和我去拼一次 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加入我的项目。 在公司团队扩建后,他很快晋升为CTO。 随着在互联网广告领域的巨大成功,我们的公司蒸蒸日上,但同时,也出现了裂痕。 他开始否定我们所在做的事情,也开始否定自己,也许是最初创业的四年间,他心底下的那团火,又被点燃了,他觉得我们在做的,主营业务,算不上产品,只是在赚钱。 他觉得,我们自始至终,都不是真正做产品的公司,只是一家广告公司。 android产品线上的东西,他全都看不下去。 我承认,确实如此。 那时我们谈得最多的是idea,几乎每天头脑风暴。 终于有一天,他说,他要走了。他想做真正的产品。 他给了我一个现在看起来很“虚”的商业策划书,非常理想化,盈利模式不可预测,他在后面特地写上,规模有多少亿用户的市场,让我觉得有点在画饼。 最后,我投了300万。 之后,他拿着钱,正如我们最初的样子,组建团队,为了他的理想,他几乎没日没夜的工作。 但是,他失败了,败得一塌涂地,那年他35岁。 之后他一蹶不振,无数次深夜,他老婆打来电话,说他在哪个酒吧宿醉,问我能不能去接他。 他度过一个艰难的过渡期后,逐渐恢复,逐渐清醒,但在巨大的落差中,他始终站不起来。 就在我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深夜,他没有睡,刚洗完澡,在读书,近期依然没有工作的打算。 记得曾经我们聊天时,他问我,为什么当初知道他会败,还投他。 我给他两个理由: 1、我做风险投资,那么任何项目对我来说,都有成功的几率。 2、作为朋友,我愿意花钱给你买经验,我的钱,我投,我觉得值就对了。 但是我错了。 绊倒他的是理想与现实间巨大的夹缝。 直到今天,他都没有站起来。 第三人: 他40多岁,外貌斯文,言谈举止谦虚儒雅。 但在我眼中,他却是一只“乌鸦”。 在我所在的圈子里,轻资产创业者居多,有一类人,善于用各种手段获取资源,一笔钱他要,几箱A4纸的赞助,他也要,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资源,他都希望统统拿到。 我称之为“乌鸦精神”。---不浪费任何能拿到的资源。 他的产品是wifi管理类app,同类产品在android各大市场屡见不鲜。 他的产品很烂。第一次面谈时,一边谈话,我一边在手机上玩他的app。 我没看到源码,但就这么玩的过程中,发现了至少3处bug。 ui设计更像是
大学生的毕设。 交谈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认识某某某”。 他提到的人里面,有很有名望的投资人。 也有我朋友。 也不乏一些,说出来能吓倒一片的大人物。 并且,他可以表现得和他们很熟的样子。 他的饼画得很大,他说,这是未来的入口。 他说有一个完整的生态。 他的商业计划书上,有50%的篇幅在描述这个产品未来的愿景。 画饼,已经是业界常态。 我没有投他,在一年中,他联系了我不下几十次,都一一回绝。 一年后他又找到我。 产品改进了很多,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bug。他可能很清楚,我依然会拒绝他。 他说,可以不投钱,投一些资源也好。 他的目的很明确,他想要量。 我们对他进行了慎重的背调,他的公司也确实处于上升期。 正巧,我有一份刚刚到期的合同 对方欠我们10万安装量。 本来按照合同,对方要折算成钱补给我们。 于是,和这家公司续签了一份合同,要5万量,给他。 我和老王的合同很明确。 只给5万量,一月为限,看下用户反馈,产品真的好,会继续投。 可以在要量,也可以直接投钱。 那一刻,老王放下平日优雅的举止。 竟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一个月后,老王兴奋的拿着平板电脑找到我。 刚进到我办公室,他就欢快地说,他的产品活了。 于是,兴冲冲的登录三方数据后台,开始给我看数据报表。 那是一份很漂亮的报表——日活几万人,月留存达到70%。 但是,当你深入的看这份报表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比如 一条数据里面,机型是小米2,但分辨率确实800×480。 随便抽取五条数据的串号查询,均显示山寨机。 在我和乙方公司合作期间,我们推的几款非常好的产品都没有这样的质量。 与乙方公司合作多年,可以排除乙方造假的可能性与动机。 我直接问他,你这是假量吧? 他一口咬定,是真量,是全公司努力的人一起努力实现的成果。 我投APP,遇到过另外一种人,他们也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用户”冲榜“。 但他们给投资人看的数据,一定是真的。 因为,”冲榜“在行业里是常态,但真实的数据,则能体现人的诚信。 他们很清楚,失掉诚信,就失去一切。 现如今,他换了个产品,依然在坚持他的创业。 他仍然活着,并游刃有余的在投资圈游走。 第四人: 在很久以前,我毕业的那年,和室友,校友,已及同城的骑行爱好者,组织了一次骑行“纪念青春,骑行318”的活动。 这次活动之后,我的外甥开始频繁联系我,问我路上的遭遇。 他也想在毕业后,骑行318。 当时他连一辆车也没有,他没有打工的习惯,也没想过在大学创业。 他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他大学时丰厚的生活费。 他确实不用考虑这些穷人孩子才该考虑的问题。 他父母知道他的想法后一致反对,连同的爷爷奶奶一起反对。甚至怕他存钱买车,开始缩减他的生活费,并暗中监视他的在大学里面的一切动作。 我没有反对他,因为318骑行的风险自然存在。 真正骑行过的人知道,那里的路并没那么不好走。在旺季时,一路上都有会帮助你的人。 反而对一个纨绔子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 他第一次找我要钱时,我拒绝了,因为离他毕业还有一年时间,这一年,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一辆车,一份路费。 我给了他一个告别键盘骑士的机会。 大三暑假,把他介绍到我朋友的工程公司工作。 工作内容很简单,施工员助理。每天跟着施工员,工作的同时还能学到一些东西。 他坚持了不到一星期,便不再去上班了。 我朋友说,我这个外甥不成器,比如一次和施工员去现场,他说他恐高,上不去。 同事们还想劝他,但是他却撂下一些很欠扁的话,直接打了个车就回家了。 就这样,大三过去了,他还是键盘骑士。 他的父亲最先松动了。我们私下长谈了一次,他父亲的意思是: 既然他有热情,就希望他能出去锻炼一下,改掉富二代的坏毛病,同时吃一点苦。也可以资助他,但是,要让他在每个环节学到东西。 我能体会到他父亲的用心良苦,他不想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在大学毕业后连通过正常手段,不借助外力找到一份工作的能力都没有。 于是我给了他第二次机会。 他既然热衷于花钱,那么,就引导他把钱花在对的地方。 我给他一个命题,让他动手攒一辆山地车,如果能完成,并且能说出每个零件的用途,已及为什么要这样搭配。 那么我会投资他一笔钱,让他去买配件装好这辆车。 他用了一个星期,给我提交了三个方案。 其中两个方案被我否决了。 我觉得碳纤维软尾用在318上过于奢侈,你DH吗老大? 选择了其中最”经济“的配置,但全套价格仍然5300元,比我当年那量千元出头的菜车不知好了多少倍。 不过,他第一次这么认真的面对一件事,还是让我感到很欣慰。 特地把他约到我常和项目者交谈的咖啡馆,让他有真的在和投资人面谈的感觉。 我说,给你钱可以,但是要以投资的形式。 要让我看到结果,已及利润点,同时,你要为违约承担责任。 他想了想,表示同意。 他答应: 1、一定会骑着车走完全程 2、在骑行结束后,给我一份路书(我当年骑行后并没有写路书,留下来的只有一路上的照片,这对我来说是个小小的遗憾,他清楚这点)。 如果没有完成,他会全额退还我这笔投资。 于是,我给了他1万元。 他加入了我朋友的骑行队,出发了。 事情的结果是: 据我朋友说,他第三天就果断搭车了。 我问他,他坦诚的告诉我,确实搭车了。 我问他为什么搭车? 他的答案简单可笑”因为有车搭啊“ 是的,他出发前并没想到,那里有很多车可以搭。 他给我的路书,是东拼西凑网上抄的,甚至贴了别人的合影,那些文字百度一下,会发现早有署了别人名字的章节,发在人家的博客上,而我那可爱的外甥,他只是聪明的改了一下日期。 这趟旅程结束后,他确实有些改变。 不那么迷恋网游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其中的一个妹子还成了他现在的女友。 有一些本质上的东西,他并没改变,比如毕业后的工作上。他父亲鼓励他自己找工作,他换了几份都不满意,于是他父亲只好把他放在自己公司里那个不出力还赚钱的位置上。 那是一个没有挑战,只要坐在椅子上,就能安稳到老。 直到今天,他父亲为此对我表现出异常的感激。 毕竟那次旅程,让他的孩子有所改变。 但是我很清楚,从投资的角度看,他已经违约了。 一万投资他没有还我,事后他一直也没提及。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当年,在川藏线上,在飘泊雨后,在泥泞的道路上跋涉。 好心的司机停下来说:“上来吧,车上有位子”,但我们微笑的拒绝了。 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我一直很想问他: 亲爱的外甥,在人生的旅途上,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是否也能搭车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