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把握尺度 为家长参与减负增效

2018-12-22 22:50:33浏览:1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某幼儿园门口,几名家长聚在一起抱怨最近发生的事。鹏鹏妈妈说:“真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竟然让我们手工做一本书,想要书的话

在某幼儿园门口,几名家长聚在一起抱怨最近发生的事。鹏鹏妈妈说:“真不知道老师怎么想的,竟然让我们手工做一本书,想要书的话直接买一本不就行了?”“是啊,万圣节老师让我们做南瓜灯,圣诞节做圣诞树,这到底是孩子上学还是我们上学?”豆豆妈妈回应道:“而且,幼儿园怎么总是要那些废旧材料,今天10个酸奶瓶子,明天5个纸箱子,家里什么东西我都不敢随意扔,生怕哪天幼儿园要求孩子带什么东西,我还得现去买。”月月妈妈也说:“幼儿园活动也太多了,今天家长讲堂,明天社会实践,我这个月都请好几次假了。”

家园共育的开展,使得家长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但同时,也有一些家长发出了上述的抱怨。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师经常“折腾”他们,经常布置“任务”,甚至让他们做一些很有难度的事情,比如缝制、雕刻、剪纸……但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他们认为这是在推行家园共育工作,面对部分没能及时完成工作和不愿意积极配合的家长,他们也很为难。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应该是件美好的事,为何家长与教师的看法截然不同?

幼儿家长为何对教师心生抱怨

与部分家长沟通后,我发现他们之所以对幼儿园的诸种要求不满,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家长不明白活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比如,一些教师要求幼儿带某种废旧材料到幼儿园,但又没能很好地告知这样做的意义,这让许多家长心生困惑。

第二,活动任务对家长来说偏难、次数偏多。比如幼儿园频繁布置一些亲子制作活动,而且有时今天布置,要求明天就交作品,或者要求家长临时准备某种材料。家长认为自己工作一天很疲累,回到家又要做手工,交作品。为了配合教师,家长只好硬着头皮上。长此以往,难免引起家长不满。

第三,教师在评价家长参与时的错误导向,导致家长不满。部分教师在评价一些亲子作品时,多以外显成果为标准,甚至会偏爱那些“成人化”的作品。为了得到教师的夸奖,家长就自己完成本该亲子合作的作品,甚至去市场购买成品,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家长代幼儿做了很多工作,但内心依然心存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师分明是在给自己“布置任务”。

其实,家长之所以有这些抱怨,除了一部分原因出自家长本身外,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幼儿园在要求家长配合相关工作时,要明确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意义,并把握好家长参与的尺度。

明确家长参与活动的意义

明确家长参与的意义,是家园共育活动和谐开展的前提。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家长与幼儿教师双方。教师只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究竟什么才是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家长参与其中的意义是什么,才能把握好家长参与活动的内容及尺度。

以亲子共同制作绘本活动为例,其核心意义当然不只为了制作一本书,而是为了在此过程中,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创编情景故事,让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至于最后要做成一本书,那只是情景故事最终的呈现形式,并不是主要的。因此,在这个活动中,家长的角色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幼儿思考,把绘本故事尽可能讲述得完善、流畅;二是把相应的内容组织在一起,装订成一本书,因为这是幼儿自己完不成的。而在所有过程中,家长都是支持者与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

如果教师不能做到以幼儿为中心,不能明确家长参与活动的意义,那么就可能导致家长的参与行为缺少实质性意义,或者意义不明确,甚至是功利主义的意义,比如单纯为了展示家园共育丰富的作品而向家长收取作品。

提前做好学期规划,让家长有所准备

每学期刚开学时,教师就应该提前做好学期计划,让家长对这一学期所要参加的活动心中有数,做好相应的安排。教师应合理设定家长参与活动的次数,如到幼儿园参加大型活动,一学期一次即可,而在家庭中与幼儿共同完成的小活动,一个月一至两次也是合适的。不要设置过多的家长参与活动,更不要临时通知家长准备材料或短时间内要求家长完成某项作品。

幼儿园里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幼儿教师临时通知家长提供多个空水瓶,没有储备的家长只能出去购买,将瓶子中的水倒掉,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在家中囤积大量废旧材料,不敢随意扔掉,但却影响家庭的整洁。面对这类情况,幼儿教师要从两方面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在家中放一个小小回收箱,教会幼儿养成废旧材料回收意识,学会废旧材料分类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废旧材料分类回收箱,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缺少什么材料,然后可以把家中相应的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

与此同时,教师不应当布置难度太大的活动,如雕刻类、木工类、创意类活动,这样容易造成家长的畏难情绪,打消其积极性,因为一些家长的确没有能力完成任务。

考虑家长实际,多开展个性化活动

在家园共育过程中,由于各位家长的工作繁忙程度、性格类型、对幼儿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家园共育合作也应分层次开展,而不要布置整齐划一的活动。

首先,根据家长空闲时间多少、参加活动意愿等,做出不同的参与要求。比如,亲子共同做南瓜灯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陪伴幼儿在家完成,工作繁忙的家长可以只提供材料,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帮助幼儿一起完成。这样就不会产生因没时间做去市场上购买成品的现象了。

其次,家长们性格类型不同,不能对他们做出硬性要求,强迫家长完成特定形式的活动。比如,为了增加亲子时光,教师要求家长每晚陪幼儿搭一个积木作品,读一段故事。这样的硬性要求很容易让家长产生束缚感。其实,日常中陪幼儿逛超市、一起吃饭、一起散步时沟通交流,也能达到亲子陪伴的目的,家长们也欣然为之。每个家庭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形式,比如亲子在家多观察、多记录、多比较,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最后,根据家长不同喜好,可以开展不同种类的活动。在充分考虑各种情况下,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学校、家长助教团、母亲会所、兴趣沙龙等丰富的活动,家长可以根据兴趣参与,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02日第3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拆掉隔离家、园、社区的“围墙”

上一篇:

PVC管大变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