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如何创新形式增强实效,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江苏省丹阳市九年一贯制的华南实验学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学生品格提升为核心,以区域学校联盟为依托,走出了一条润品立德、立己达人、育人为先的德性养成之路。
华南实验学校小学部与中学部共有186个社团,学生全员参与社团活动,达7200人,参与辅导的教师达356人。学校还联动区域内13所兄弟学校,通过“走教”方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社团活动如何实现砥砺品格的目标?
学生如何在社团实践活动中砥砺品格、达到润品立德的目标?我们不妨来看两个例子。
一年前,华南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们提出申请,想和小花小草做朋友。王旭平校长非常重视,在规划新校区的时候留了一块空地。他说:“在我们这个生源爆棚的学校,把这1000多平方米的地用作学生社团的实践基地似乎有些奢侈,但我们怀揣‘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留这么一块空地让孩子去实践、去创作、去体验,就是期待他们的品格、能力、综合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于是,“田园诗情”社团诞生了。家长志愿者来了,他们出资出力,满怀热情带着孩子们干了起来。“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有这么一块地去种菜、种花,真是太好了!我们感谢学校,我们也要出份力!”“我们在农村长大,可以带领孩子去体验。”社团联盟校的走教老师来传经送宝,农科站的技术员也来进行指导。
如今这里生机勃勃。憨憨的茄子、俏皮的菜椒、懒懒的黄瓜,太阳花怒放着,格桑花在风中摇曳,一串红热情似火……加上孩子们的笑声和笑脸,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亲身体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懂得了要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华南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历史与社会”研究社团向学校和当地“天地石刻园”园方提交了“考察天地石刻园”两份申请书。他们自己制订“考察天地石刻园活动方案和注意事项”,考察活动中的应急预案以及包车、购买门票等各种事务的协商与解决,都主要由社团成员完成。考察天地石刻园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了石刻文化,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社团的所有学生也从这次考察活动的前期组织、参观过程和总结汇报中得到了锻炼。
目前,华南实验学校的社团活动已经由关注形式向关注内涵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区域合作”转变,由经验指导型向科研指导型转变,由“不联贯、碎片化”向“课程化实施”转变。
教师怎样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在社团为载体的学生品格养成活动中,教师该如何把握好自身定位,发挥好“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的作用?
华南实验学校强调联盟校教师要有四个意识:一是旗手意识,增强自身的德育领导力;二是快手意识,增强自身的掌控力和团队的执行力;三是援手意识,增强德育团队的协作力,增强每个教师“搭把手”的意识;四是拍手意识,增强每个教师的向心力,人人做学生德性养成的责任人,人人都是学生德性养成的监护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德教育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相观而善”。学校启动“1369”教师团队建设工程、开办青年教师“行知”学习班,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明白:要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必须把自己锻造成怎样的人。
好的德育实践不只讲功用,要重设计;不只讲理论,要有故事;不只谈专业,还须跨界整合;不只要有板有眼,还要突出人文情怀;不只是经典套路,还要进入心灵;不只顾高效,还要重视深度价值。这就对学校德育活动的顶层设计以及每一位联盟校教师的德育活动设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联盟校既重视由教师主导的品格教育,又重视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相互学习、相互濡染“德育场”的构建。如此,就避免了教师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社团联盟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实效?
华南实验学校将区域内13所兄弟学校化为一个整体,组成了社团联盟学校,形成了一套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机制。
华南实验学校编创了《中小学社团课程开发实施指南》,编写了《中小学社团课程评价方案》。13所社团联盟学校围绕实施指南和品格目标,均编写了自己的社团校本教材。这些校本教材成为“流动的教科书”。
社团联盟学校共享“三中心”(社团指导中心、社团互动中心、社团评价中心),共建“三园”(农耕文明教育园、现代农业体验园、手工劳技[工匠]培植园),建成“三基地”(生命科学教育基地、信息与创客基地、全国校园气象研究基地)。每所成员学校均建有特色平台。
社团联盟学校组建了5支教师团队——专家导师团队、骨干教师团队、社团外聘辅导教师团队、家长义工团,还有由联盟学校30位教师组成的社团“走教”团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联盟组织的一系列“走教”活动,学生不动,联盟教师走动到各社团去上课。联盟还开启了灵活、便捷的“线上走教”。联盟学校每年开一次研讨会,每月举行一次学生专项交流会、出一份社团简报,并举办一系列“走教”“游学”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活动。通过“组织联动、课程联贯、资源联璧、教师联袂、活动联谊”的机制,13校联盟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各校的社团德育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
目前,“以一所学校为基地,带动区域内数所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经验,正在成为江苏省镇江市努力开拓的一条崭新的区域合作德育工作模式。镇江市计划依托联盟平台,在区域内实施“321工程”,即建设30所在全省社团建设方面较有影响、具有特色的学校,发展200个优质、精品社团,为全市培训或指导1000名社团辅导教师。
作为“以社团为载体、以学校联盟为依托”实施品格养成教育的创新实践者,华南实验学校已经尝到了甜头。学校以品格项目为抓手,办学品位不断提升,促进了师生的发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去年一年中,学校获镇江市以上各类奖励10多个。学校社团专题片《社团五彩路,放飞中国梦》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视频,同时获2017年丹阳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社团项目建设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生源。在学校联盟机制下,13所学校携手前行,互帮互助,大家都有进步,如埤城中心小学的诗词社团走进了中华诗词朗诵大会;丹凤实验小学就“民俗文化”成功申报了镇江市第二批德育实践基地;京口实验小学的京剧社团唱响全国;扬中联合中心小学的国学社团芳香四溢……
(作者系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8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