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语文教坛正兴起一股整本书阅读的热潮,并推出了不少“读整本书”的经验,这对于改变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内阅读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必修课8学分中的1学分固定下来,足见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
然而,怎样理解和践行整本书阅读,目前还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笔者以为,“读整本书”不应理解为只读一本书,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一本书的深入探究上;而是要通过“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读更多的好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一节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显然,课标不只是强调“读整本的书”,还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是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占用大量的课内时间进行整本书的解读和探讨。须知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不可能腾出很多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且主要是一种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之前利用课内时间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的问题展开课内研讨;在读后共同交流阅读体会和读书收获或写书评。至于整体性阅读,则应安排在课外进行。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列入学习任务群,因此可以多用一些课时来完成,但也不宜像单篇课文那样,进行细化的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提示中指出:“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因此,整本书阅读应比单篇课文的阅读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如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所说:“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窃以为,整本书阅读是否有成效,不在于是否把“一本书”读深读透,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爱上了读书,并自觉地在课堂之外阅读更多的整本书。如果只读数量有限的“整本书”,即便读得再细,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收获。
二是对学生课外的整本书阅读限制得太死,甚至对阅读的书目也做了严格的规定。如有教师主张“强化学科意识”,认为“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对应的应是文学家写的文学作品”,而把其他方面的书籍看作“非语文的读本”,并划为课外阅读的禁区。更有甚者,通过“下死命令”的手段,强制学生阅读指定的经典作品。窃以为,这种极端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诚然,阅读必须注重品味,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之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可胜数,为什么不能阅读“指定书目”之外的作品呢?语文的涵盖面十分广泛,那些“非语文的读本”莫不与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广泛涉猎,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很多作家都有过读“杂书”的经历。因此,语文教师不应狭隘地理解整本书阅读,固守语文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在提倡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允许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其他方面的健康有益的书籍。
整本书阅读既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当我们谈论整本书阅读时,应该明确它主要是指课外阅读(尽管要占用一些课内时间)。与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有区别的是,课外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学生自有一定的选择权。阅读的驱动力来自兴趣和爱好,教师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多下功夫。如果利用教师的威权进行硬性规定,就会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其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正如王富仁所说:“读名著也好,读当代文学作品也好,或者读数学、生物,要允许学生自由安排,允许多样化,通过自由阅读使每个人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通过自由选择造就富有个性差异的人才。”
总之,整本书阅读不应局限于一本书或几本书的阅读,也不应该是片面强调“学科意识”的阅读;应该是既有导向性又有开放性的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自由阅读。而当学生拥有了课外阅读的自主权,就会在享受徜徉书海的快乐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03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