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没有小矮人的白雪公主:我只是想确保你知道,我会一直陪伴着你,当你愿意谈话的时候,我愿意不加评判地倾听……”
图为张贴在布告栏上的回信。 乌娅娜 摄
“致ZY: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想法是非常非常正常的,这代表着你在长大,你在探索爱情,这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不妨先把这个感情放在心底,待你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时,再回过头来看这份感情,可能你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图为刘媛给学生们回信。 乌娅娜 摄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解忧杂货店”,95后心理老师刘媛每天都会以书信的方式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刘媛告诉记者,“解忧杂货店”开设两个月来,共收到了八十余封来信,聚焦的问题包括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与家长的沟通、个人情绪控制以及学习压力等。
“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这本书,当时觉得书中通过书信往来的聊天方式和心理咨询很像,后来同名电影上映,很多同学看了电影非常喜欢。在开展心里咨询教育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太愿意主动找老师,通过这种匿名信的方式交流,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刘媛谈及设立“解忧杂货店”的初衷说道。
记者注意到“解忧杂货店”的说明:来信完全保密;回信统一张贴在信箱旁,建议来信时使用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