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于金龙)“干到60岁退休,光储备金就可以买一套新房了!”安徽省淮北市实验学校赵娜老师今年44岁,她今年入选2018年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储备金人才库,每年可以享受6万元政府储备金,让她尝到了“甜头”,觉得职业生涯更有“奔头”。像赵娜老师一样,今年淮北市教育系统共有33名教师享受到了年度3万至6万元不等的人才储备金。
据悉,淮北市享受储备金的高层次人才分为6类,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计划入选者以及35周岁及以下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45周岁及以下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均被纳入其中,每人每年按照3万元至300万元不等标准享受储备金。根据《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从2018年1月1日起,淮北市为全职在淮的高层次人才按年度缴存长期储备金,此举充分调动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少原来准备“远走高飞”的优秀教师重新归巢。
“此外,我市制定《淮北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落实乡镇工作补贴,解决乡村教职工交通和生活补助问题。”淮北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辉介绍说,“我们的规划是稳住两端、保障中坚,全面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1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