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贵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文素养不高,背后与阅读总量不够有关,因此要多读多背多写。扎实的母语能力、较强的写作素养是建立在小学六年通读1000万字、背诵10万字经典名篇基础上的。”在日前举行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丛书首发式上,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室原主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黄毅,为与会的百余名小学生作了一场如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题报告,收获许多好评。
据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丛书由黄毅主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审定、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为了保证丛书质量,黄毅精心挑选了70多位海淀区特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等参与编写。丛书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108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落实到小学6个年级的各个单元。
丛书知识点覆盖小学教材的所有内容,为学生打通了与初中、高中的联系。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占较大比重,超过两万字,目前已推出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与写作能力训练》重在为学生搭建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框架,通过引导小学生熟读古诗词、文言文等内容,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母语基础。作为配套内容,丛书编委会组织100多位北京市海淀区骨干教师为每篇文章录制了15分钟的视频课。
首发式上,黄毅与其他丛书编委一起针对学生及其家长普遍关心的“小学生如何提高对字词段落等的整体把握”“如何在阅读上分配时间,做好各个阅读门类之间的平衡”“不同文体写作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等问题,予以认真回答,让与会者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