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楼宇文化建设,分区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廉洁文化和大学学术文化、书香文化。学校将按照楼宇现有功能和用途,分区规划设计楼梯、过道、休闲区域等墙体文化装饰,利用字画、图片、装饰物等营造简洁明快、清新典雅、和谐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服务环境。办公区着力建设党的政治文化、廉洁文化、服务文化,教学区着力突出师德文化、学术文化和求知精神,图书信息大楼着力完善书香文化。
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文理文化名片。将依托川陕苏区文献资料、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融合张爱萍将军亲属捐赠物、“两弹一星”精神影像研究资料和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巴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成果,一体化建设“一馆五中心”等文化载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红色文化,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橱窗,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显性标识。
加强二级单位文化建设,汇聚文理文化特色。各二级单位将按照学校整体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紧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服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在办公区域过道、会议室、办公室等地通过校训、院训、微标、橱窗、图片、装饰字画等多形式展示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和学科专业文化,提升文化综合育人功能。
普及校史传唱校歌,厚植文理精神。档案馆将进一步做好校史馆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后续史料的编撰展览工作,丰富馆藏历史文物,通过组织师生阅读《校史》、参观校史陈列馆、编创校史微视频、微话剧等,激发师生爱校情怀。要加强校歌传承和宣传推广,重视学唱校歌工作,将教唱校歌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新进教师培训内容,将奏唱校歌作为学校各类大型文体活动、重要节庆日、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激励师生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增强师生荣誉感和使命感。
加强学校视觉形象识别(VI)系统建设,彰显文理文化符号。各二级单位要积极做好学校VI系统的宣传应用工作,规范使用VI系统,统一开发文理形象产品和宣传品,完善以校名、校徽、校歌、校旗、吉祥物、官方形象宣传片等为代表的形象文化符号系统,丰富学校形象品牌形式和内容,为对外交流和学校形象宣传提供服务。
完善校园楼宇、道路标识,筑牢文理文化记忆。组织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校史、地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办学思想、办学精神等的挖掘与研究,赋予校园道路、楼宇、景观等文化内涵,以系统化、序列化、规范化为原则,面向师生广泛征集命名,完善校园道路、楼宇名牌、校园指引标识和校园3D地图,使校园楼宇、道路、景观命名成为学校文化传统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全体师生共同的文化记忆。
共建网络文化品牌,壮大文理文化正能量。各部门要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平台互联互通、矩阵发展优势,高质量打造一批品牌文化栏目,制作传播一批网络文化作品,弘扬主旋律,集结正能量,共同营造清朗健康、昂扬向上的网络文化空间,牢牢掌握网上舆论阵地的领导权话语权,提升新媒体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