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

2018-12-23 10:15:02浏览:162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彭诗韵) 11月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22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彭诗韵) 11月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重点中学校长前沿峰会暨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85位中学校长及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新高考改革模式下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分享新高考改革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党委书记蒋庆哲指出,贸大坚持人才培养的教育初心,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际化领军人才。构建起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在社会上形成了“外经贸”人才品牌。希望能通过本次峰会逐步构建起中学与大学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把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指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有序推进,高中新课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都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中学和大学是不同教育阶段,但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一体的而不是割裂的。希望在峰会中能够深入思考大学和中学人才培养贯通模式,进一步推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融合。

北京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臧铁军进行了高考评价体系构建、高考考试改革方向解读,从高考命题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强调高考改革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思维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把握好模块教学的分合关系,建立主动运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就新高考的上海实践经验与认识进行了分享。他谈到,2017年上海实施新高考方案后,突出“选择性”这一核心和“科目组合”的特点,实现考试成绩、高考录取率和位序的平稳有序,使学生培养和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多元,提升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的适应性和成长。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何通海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附中应对高考改革的相关举措和经验,秉持“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坚持课程开发、课程选择、课程设置三个主题研发三种模式,将“二三四”走班模式和“三园一导”育人模式相结合,更好地把握考改、课改的关键点。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表示,2018年河北省纳入高考改革体系中,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成就更好的人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有机的融合,为中学探讨如何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新路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特色办学和内涵式特色发展道路,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思路。

下午,参会的全国80多位中学校长和代表分别就新高考制度下构建特色先修课程的途径、新高考制度下构建职业规划特色课程的路径和多元招生模式下高中的路径选择三个议题进行讨论交流与分享。各组代表就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对贸大与中学的人才培养衔接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有效衔接,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等20多所中学颁发新一批优秀生源基地牌,共同探索高中与高校贯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践行培养人才的新使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上一篇:

宁夏银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高校每年最多救助8000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