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彭诗韵) 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2018·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2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以“改革开放与哲学创新”为主题,设有“改革的哲学与哲学的改革”“比较哲学与哲学对话”“启蒙、实践思维与时代精神”三个分论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表示,研究生应该具备开放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实践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他强调,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的举办是实践精神的体现,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培养问题意识,学会将实践问题转变为理论问题、学术问题,实现哲学创新。
主论坛环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陆鹏杰作题为“责任与公平——为运气平等主义一辩”的发言;来自苏州大学的纪成蓉作题为“技术时代开启的哲学改革与启蒙”的发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雨凝作题为“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视角对话笛卡尔的自我开端——论现象学对笛卡尔开端的误解”的发言;来自南开大学的晏扩明作题为“具体形态与价值:马克思‘共同体’的概念改革与重构”的发言。
下午的分论坛中,学生代表们就“改革的哲学与哲学的改革”“比较哲学与哲学对话”“启蒙、实践思维与时代精神”三个论题展开了深入地交流与讨论,师生们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徐飞表示,全国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为来自各大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之间提供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增进全国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力图弘扬新时代中国哲学精神。
据悉,“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本届论坛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7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论文投稿209篇,经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最终有70余篇论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