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2018年中国户外教育与户外资源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2018-12-23 10:18:43浏览:710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小伟)由中国登山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2018年中国户外教育与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小伟)由中国登山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2018年中国户外教育与户外资源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

本次高峰论坛以“科学·创新·发展——新时代户外教育与户外资源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多名国内外户外教育、体育(户外)产业、资源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会作专题报告,为我国户外教育与户外资源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言献策。论坛采取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专题论坛两种形式,参会者都有机会就户外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共有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户外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师、科研工作者、户外教育社会机构负责人、户外企业与俱乐部等相关产业领域管理与从业人员以及中国登山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委员来到现场,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场学术观点的大交流与思想火花的大碰撞。在11月17日举行的主题报告环节,来自中国登山协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几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我国户外教育与户外资源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分享各自的观点。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在《中国高校户外教育之我见》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随着近十年中国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户外教育也快速发展起来。社会机构、高等学校纷纷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究其内容,主要还是户外技能类。他认为高校教育属于系统教育,而户外运动有足够的内容进行系统教育,我国高校应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户外运动(休闲)教育体系,高校户外教育机构则应起到教育、科研、政策咨询(智库)的三大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院长董范在《我国户外运动发展进程中高等学校地位与作用》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高校在登山户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创新、体育育人、传播户外理念、传承登山文化等方面的责任和作用。他认为,应充分发挥高校户外运动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优势,坚持“内涵式发展、社会需求导向、服务国家战略”等基本原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继续深耕细作,实现创新发展。

论坛期间,来自国内外、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应邀先后到中国登山协会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进行了参观走访和交流沟通。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上一篇:

湖科大“译员”着正装模拟职场出新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