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9月27日讯(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张峰林)历时2天的2018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教育教学创新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天在青岛莱西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51所中、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95支参赛队、393名选手参赛。
据介绍,本次大赛由国家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机械行指委产教合作促进与指导委员会、青岛莱西市教育体育局承办。
本赛事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背景,贯彻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加快智能制造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推进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创新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行业职业院校师生的创新能力。
“纵观整个赛事流程,一个‘新’字凸显了此次大赛的独特魅力。大赛包括了‘教学创新’和‘创新创业’两个赛项。其中教学创新赛项主要围绕机械专业创新建设、智能改造与升级的需求,开展所在地区产业技术发展、典型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选择专业、课程或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设计,开发一套相匹配的实训场地(创客空间)建设配置方案、实训设备(平台系统)开发方案、教材资源开发方案等,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并提供至少一个配套的生产性实训教学项目方案;创新创业赛项主要以服务所在地区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设计与加工、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管理优化等为目标,结合所在院校软硬件资源优势,选定创新创业任务,完成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撰写创业项目策划书。通过‘仿真实操+初赛方案答辩’二种方式能充分展示参赛选手对智能制造新领域的掌握水平。同时,通过观摩和比赛,也让各代表队找到了差距和不足,为推动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教育教学创新与服务专业发展找准了方向。”青岛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中禹告诉记者。
据了解,本赛事自2017年10月启动,全国机械行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高职院校(含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机电类专业在籍学生和专业教师,共有159个参赛队参与,经过“提交成果、网上展示成果、参赛成果评审”三个阶段的激烈角逐,选出95支参赛队参加决赛。
据悉,为聚焦智能制造关键环节,更好地推动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长远发展,本次决赛还邀请了机械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余家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在现场展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