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针对网络原住民的劳育新在哪

2018-12-22 22:38:12浏览:1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高端求解/关注劳动与教育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

■高端求解/关注劳动与教育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新时代的劳动要回到这样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些重要论述,为大中小学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坚持劳动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高扬劳动教育的旗帜,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简单“回归”,不是对过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机械重复,更不是要回到过去一度淡化课堂教学而去学工、学农、种地的单一模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在以下三点。

内容新——强调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反复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恩格斯说过,“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以材料,而劳动则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基础上,基于时代的历史维度与实践的发展向度,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课题,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新时代的劳动要回到这样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上,把劳动看成包括人类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劳动、工作、做事、干事、“奋斗”的统称。

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讨论新时代的劳动时,就不能只把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看成是劳动,而是要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生产领域的劳动等,都看成劳动。既不把其中某一种劳动形式理解为劳动的全部,也不以其中一种形式否定相关联的另一种形式。各行各业、所有岗位的工作都是劳动,都需要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新时代是创新发展的时代,新时代的劳动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强调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都是劳动品德、劳动伦理的要求,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辛勤劳动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诚实劳动是辛勤劳动的表现,也是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创造性劳动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发展,也是劳动的核心和本质要求。要让青少年明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要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都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创造性劳动的高度重视和极度渴望。

相应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就不能只重视青少年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的培养,还要重视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形成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在劳动认知上,要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范畴的复杂性、广泛性,尊重各种各样的劳动和劳动者;在劳动价值观上,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劳动知识与技能上,要让他们掌握系统全面的劳动科学、劳动技能,特别是大学生,要把劳动科学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学习、掌握。

对象新——把握新时代青少年的新特点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面向的是“00后”“10后”,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参与传统体力劳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劳动意识普遍缺乏,对劳动的认识与上一代、上两代也有很大差异,“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更突出一些。就拿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没有受过生活艰辛的磨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在辛勤劳动方面急需补课。同时,虽然大部分大学生相信成功离不开辛勤劳动,鄙视不劳而获,但他们更害怕劳而无获,希望付出多少、收获多少,一旦劳而无获或劳而少获,就会认为是社会不公,怨天尤人,甚至转向不劳而获,做事走捷径,投机取巧。针对这一特点,就要教育引导,让他们真正懂得并由衷体会到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与事业前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对“网络原住民”开展劳动教育,还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引导。例如,要告诉青少年,基于网络的学习和传统的学习一样,仍然是重要的脑力劳动;线上创作、办公的高效,同样需要线下的辛苦学习、付出做基础。针对青少年热衷于在网上订餐、购物、“买买买”的特点,可以告诉他们,这样做固然带来了高效和便捷,节省了自己的时间和人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背后有大量送餐员、快递小哥辛勤体力劳动的支撑,这些普通劳动者的重复劳动、辛勤付出,值得肯定、值得尊重。

又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不能回避大量劳动被机器人取代的事实,不能回避青少年“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劳动和劳动精神吗”的提问。可以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即便是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也会永恒存在。同时,从相关历史研究看,技术创新与就业工作岗位一般呈现波浪式关系,某一技术进步可能短时间内带来某些领域就业岗位的下降,但很快就会有新兴行业的崛起,并带来就业的增长。因此,人的劳动不会被技术进步简单替代,只不过是劳动方式、劳动领域、劳动岗位会发生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劳动”的效果和效率,也要靠人的劳动来操控和把握。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机器人和无人机,如果没有人在遥控,也是寸步难行。即便很多工作已经数字化、网络化,人的劳动精神和很多劳动技能仍会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仍然十分宝贵。

手段新——紧跟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

新时代是创新发展的时代,青少年是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对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就要在继承传统劳动教育做法的同时,紧跟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

首先,传统劳动教育中好的做法要坚持。学校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勤工助学、班级值日、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种植、助学助研,校外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环境保护等活动。北京市已初步构建了中小学劳动教育新体系,城区学生学农,郊区学生学工。武汉某高校设立了“勤劳奖学金”,旨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晨兴夜寐、俭以养德”,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更全面的自我成长。

其次,如何紧跟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亲身现场体验,并精准灵活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模拟仿真试验、人工智能等形式拓展劳动教育方式。要注重利用“慕课”、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微课堂等方式讲好劳动教育课,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金课”,使劳动教育增强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要在用好校园内外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抢占新媒体阵地,进行全媒体传播,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两微一端”网络平台,制作推广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要发挥好电影、电视媒体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多多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劳动者之歌》专题节目。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据“网络原住民”的媒体接触习惯,用平视的角度、平和的态度、平等的互动实现有效传播,推动劳动教育。通过这些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0日第7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到劳动中释放潜能

上一篇:

青年学术期刊与青年发展研讨会召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