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创新驱动发展 引领未来教育

2018-12-23 11:02:11浏览:133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2015年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教育”;2017年国家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积极适应新时

2015年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教育”;2017年国家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围绕走向未来学校这一主题,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人才,进行了有意义的教育创新活动。

学校被授予“中国基础教育品牌总评榜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和“陕西省示范小学、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多项称号,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未来教育特色之路——

未来学校的发展理念

互联教育+现代教育+智能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雷玲校长认为,以全球视野更新教育理念,为人类生活重塑教育,培养未来人的核心素养,就要基于“互联教育+现代教育+智能教育”,引领当今教育实现变革,走向未来学校。

近年来,学校积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数制性和超越性,将“互联教育+现代教育+智能教育”融入未来学校的发展理念中。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蕴含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范式,它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革命性的颠覆。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经验是:让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具有跨界、融合、开放、共享、体验、大数据等显著特征。学校确立了“互联教育+现代教育+智能教育”的理念,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成为走向未来的学校,学校成为“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实验学校、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实验基地联盟校、中国创客教育先锋学校、西安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

未来学校的发展路径

互联平台+数字平台+信息平台

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开展智能校园建设。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实现了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定制化。学校通过数字化教室、儿童创客教育中心、3D打印实验室、AR/VR学习中心、STEAM教育学习空间、项目学习实验室、机器人工坊、数制工坊、数字美术实验室等先进的教育平台,开创了学校走向未来的崭新途径。

为实现创新发展,学校倡导教师深度学习和跨界学习,开展基于未来学校发展的教师阅读活动,引领教师阅读人工智能相关理论,转变教师观念,推荐教师阅读《人工智能的未来》《与机器人共舞》等书籍,帮助教师获得与信息化教学相匹配的意识和能力。

未来学校的特色创新

互联资源+教育资源+国际资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大力实施智能教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STEAM教育、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等。现在,学校正在尝试“私人定制式”的未来课程、建立混合式学习方式、线上线下学分制选修课、大数据学情课程,满足不同学习方式,实现分层发展。同时开发了基于未来学校发展的校本教材《3D打印与美术欣赏》《STEAM校本教材》等,促进未来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雷玲校长说,未来学校的创新发展要依靠资源,它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资源,还有社区、社会、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近年来,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参观科技馆、数字博物馆、城市未来实验室、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大学机器人工坊、钱学森博物馆等,让学生离开书本亲历科技的发展。学校还运用数字化教材、大数据精准教育服务,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建立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能力。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全校师生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向着未来教育的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4月12日第10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新时代留学工作的根本指针

上一篇:

家校共育有四大特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