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这世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每一本书里,都会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个读书的故事里,都会有心灵相通的感动;每一位读书的人,都呈现了世间最美的样子。
今天,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太多便利,使得文化交流迅捷通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这种状况也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们已然发现,数字化阅读已经走进了孩子的阅读时空。
数字化阅读内容表达更加直观,贴切的影像与图片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但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思维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使得思考性的深度阅读越来越受到挤压。同时,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隐藏着一定量的不良信息,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6至12岁是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的课本内容有限,如果局限于课本,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成长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才可以让孩子汲取营养,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如果把孩子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即便眼下考试得了优异的成绩,对孩子的未来而言却是一种损失。“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2018年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现场曾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以前,我们和孩子都习惯说“要应付考试,哪有时间阅读?”现在你的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阅读是学习能力之始,是审美愉悦之源,是精神构建之基。
和孩子一起读吧!当你用自己的口,将书中的文字娓娓地讲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时,你们之间就建立起了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为孩子坚持读吧!就像《骑鲸之旅》的作者粲然在书中告诉所有父母的一样:亲子共读需要坚持。阅读之旅重要的是,彼此怀着温柔的心共同寻找和经历,让孩子感觉到共读过程中的爱与被爱。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在这万物生长的春天,让我们与书相约,满怀憧憬,让亲子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四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4月26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