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在公转的旋涡中从容自转

2018-12-23 11:05:03浏览:111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在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上,信别人不如信自己,求别人不如求自己。现在教育已经变为了读书,家庭教育变为了陪伴孩子读书。如果家庭把

在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上,信别人不如信自己,求别人不如求自己。现在教育已经变为了读书,家庭教育变为了陪伴孩子读书。如果家庭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仅仅定位于读书,把履行家长的职责仅仅定位于陪伴孩子读书的话,那么教育是有大问题的。现在所有的公共媒体和自媒体上一天到晚在指责教育,不是指责学校就是指责政府,其实最应该指责的是家长自己,因为我们把教育一旦仅仅定义为读书,教育就走进了死胡同。

今天的孩子常让我想起我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文革”后期,父母由县一中下放到一个乡镇的完小教书。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从我读三年级开始,父亲让我别在这个完小读书了,让我去3公里多以外的一个学校读书。当时我长得很瘦,我母亲心疼我,不同意我去。这个完小肯定是当时公社最好的学校,我的老师也反对我去乡下读书。但是我父亲一定要我去那个学校。最后我到那个学校读了两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才回来。我家住在完小,到那个村办小学要走3公里多。每天早晨自己开煤炉自己炒饭吃,然后背着书包上学。走的路是大堤,春季经常遇上磅礴大雨,很多次被风刮到大堤下的河里。我经常湿淋淋地回家,甚至书包都打湿了,但是我父亲没有改变主意,坚持让我在乡下读了两年。

我当时没有愤怒,小孩子在外面走一走、玩一玩没有什么不好。长大之后才明白,父亲为我定义了人生中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素质。第一,意志比知识更重要,父亲是为了锻炼我的意志;第二,健康比学问更重要,因为那时候我瘦,每天6点起床、早晚来回两趟身体会好。

26年后我儿子上学了。我当时刚刚调到长沙,住在省文联。省文联旁边有一所小学叫大同小学,当年可以算是湖南的贵族学校了。当时省文联分的学区也是大同小学。可我跟夫人商量说,这里全是领导子弟,我们儿子到这里上学可能找不到自己了。他妈妈觉得我讲得有道理。后来儿子去了另一所当年才开办的普通学校。

我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因为我需要儿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如果他跟领导子弟在一起,人家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有些人每天还有车接送,而那时候我们连自行车都买不起。我不想让一个普通文联职工的儿子从心理上输在起点。我们经常讲怕输在起点,其实最可怕的是在心理上输在起点。那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挺高,孩子日后以高分考进了长沙一中。

不是说我们家把孩子培养得多么好,我觉得我们承担了作为家长的责任。我认为家长的选择就是舍弃,父亲让我舍弃了完小最好的老师,在大堤上风里来雨里去炼就了意志;后来我让儿子舍弃了大同小学最好的师资,让他和街道上普通的孩子一起成长,获得了健康的心态。虽然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很重要。

最近我弟弟的一个小孩上初中,他们夫妻俩每天忙着陪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比我还忙。他们说你不上别人上,上了才考得上高中。现在我孙子选择幼儿园,儿子一天到晚纠结,选择公办的还是私立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如果是我就很简单,就近最好。因为两口子都上班,哪里最近哪里最好,哪里好玩哪里好。幼儿园能学什么知识呢?让孩子多玩。

今天很多家长都很爱学习,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变成合格的家长,而不是“教育专家”。家长把自己所要做的舍弃做好,没有舍弃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孩子的未来。

教育就像星星一样有公转和自转,所谓公转就是在教育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随着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行旋转。但是不要忘记家庭和我们个体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有自转。很多家庭只把孩子送到了公转的漩涡中,却没有在自己的家庭里让孩子自我旋转,而这种教育是支撑不起一个星体、一个星空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不但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下成才,而且用家庭的力量让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成为家庭所需要的人。家庭教育,要让孩子在公转的漩涡中从容地自转。

(作者系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本文摘编自其在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上的演讲,经作者审定)

《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17日第9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未来哪些孩子不会输给人工智能

上一篇:

刷了三天抖音之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