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家长要有大作业观

2018-12-23 11:08:45浏览:722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当下,作业已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附加品。大量、繁重的作业让孩子们无暇顾及个性发展,挤压了他们了解社会、走进自然、深入思考

当下,作业已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附加品。大量、繁重的作业让孩子们无暇顾及个性发展,挤压了他们了解社会、走进自然、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如果孩子需要作业来延伸学习的话,家长要精益求精地设计作业内容和方式,提高作业的含金量。笔者在给孩子设置作业时坚持宁缺毋滥、少而精的原则,尽量做到“无纸化”。例如,通过成长叙事、心灵对话、生活探秘、研究报告、假期游记、家长角色体验、社区服务、农场劳作、家乡名胜体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将作业与学会做人做事有机融为一体,开辟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

家庭教育要有大格局,家长要树立大作业观,多指导孩子做些实践型、研究型作业,进而在生活实践中强化对知识的转化应用。比如多组织孩子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自己的城市设计旅游名片;为家乡特产创作广告语;收集本地历史名人事迹……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意义的作业,调动孩子们完成作业的能动性,能够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可从家庭生活入手,与孩子共同完成特色“家庭作业”,营造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进而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成长养料。干交警的家长可帮助孩子梳理交通安全常识,做医生的家长不妨向孩子讲解夏季传染病预防内容,当法官的家长能给学生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中华家庭美德、逃生自救、邻里交往、生活自理等课外知识在亲子作业中“唱主角”。通过家长、孩子合力完成的生活型作业,有效优化孩子的知识结构和生活能力,拉长家庭教育链条,传接好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接力棒,铺平他们全面发展的道路。

当作业少而精乃至零作业,使“千斤”重担从学生身上卸掉,就会让孩子玩转知识,玩出一个真实的自我,释放成长的无限潜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初级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8日第10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学之初”的第一步是适应

上一篇:

和孩子一起寻找“惊奇之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