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不是片面的性知识传播,更不是所谓的“安全性行为”指导,而是性的价值理念教化、性爱与情爱的阐释、婚姻家庭意义的解读。
近年来,有两类宣传广告同时流行,“无痛流产”和“不孕不育”,两者之间的联系令人痛心。
据妇产科医生普遍反映,做人工流产的女性越来越低龄化,每年寒暑假开学前是少女人流的高峰期。她们绝大多数是独自偷偷来的,父母不知,老师不晓,有的排队时还急匆匆地催促医生:“快点吧,我还要回学校上课呢!”这些少女人流后,子宫得不到起码的呵护、休息和营养,受到人流手术伤害甚至经受大月份引产损毁,今后难以孕育胎儿,或者致使胎儿不能健康发育。
负责的家长都会教育女儿洁身自爱,因为性冒险之后的生殖健康损害是由女孩承担的。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一定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业,更关心孩子将来是否能够顺利恋爱择偶,建设美满的婚姻,享有幸福的家庭,生养健康的孩子。
近几年来,围绕我国部分地区的学校开展守贞教育的举措,人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接受了西方宗教保守势力的影响,把社会推向倒退;也有人认为这是保护青少年性健康、性安全并符合我国性文明传统与现实社会环境的明智之举。
19世纪初,西方著名人类学家约瑟夫·丹尼尔·欧文曾追踪了86种文明在历史上的兴衰沉浮,经过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只有配偶间相互忠诚的婚姻才能推进人类文明走向兴盛。
在婚姻家庭道德的发展进化历史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道德进步的过程中某些具有决定意义的规律。其中,家庭在满足其成员自身需要的同时,也承担着社区凝聚、社会安定与民族兴旺的义务与责任。也就是说,家庭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社区、社会的和谐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持。
在我国,虽然没有人公开打出“性自由”的旗帜,但是部分人群中两性关系混乱、夫妻不忠及至未成年人的性冒险率增高,导致的后果已然显而易见。
少女怀孕堕胎陡增并低龄化,因配偶不忠而发生暴力、情杀、毁容事件,离婚率急剧攀升,大量贪官污吏包养情人……严重破坏了我国两性关系的文明传统和道德秩序,使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缺失和规范被弃。
这里所讲的教育,当然包括性教育,但不是片面的性知识传播,更不是所谓的“安全性行为”指导,而是性的价值理念教化、性爱与情爱的阐释、婚姻家庭意义的解读。其中,婚前守贞和婚后忠诚应当是性教育必须有的内容。今天许多年轻人在事业上卓有成就,但在两性交往、恋爱择偶乃至婚姻家庭生活中举步维艰、挫折坎坷、失败痛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能不说是缺失性健康教育的结果。
如今,不少媒体以所谓“性感”“性福”乃至性乱绯闻吸引眼球,使广大青少年受害不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性自由”文化,衍生出同居文化、无婚文化、离婚文化、不生育文化等,迄今已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生活。七八年前,美国多地民间组织推出守贞教育的举措,他们的反省与改弦更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据北美、欧洲及非洲近年来艾滋病统计数据,1/3以上的艾滋病毒携带者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青少年之所以成为“易感人群”,一来因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发生冒险性行为;二来因为性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越早开始性关系,就越容易造成一生中的“多性伴”经历。而“多性伴”恰恰是艾滋病病毒最容易传播的渠道。
我曾与美国的有关专家学者和民间机构负责人多有接触,常听他们真诚地劝告:“希望中国不要走我们走过的弯路,重犯我们的错误,那样代价太昂贵了。”
然而,遗憾的是,在两性关系与婚姻家庭领域,国人似乎正在步西方人上个世纪的后尘。更遗憾的是,国人(包括家长)对此有些麻木,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反省与改变不以为然。危险正在于此。
时至今日,少男少女的青春期教育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尚属一片莽原荒野,作为一名女性社会学者,我时时地感觉到自身肩负着一份不能推卸的社会责任。希望学校和家庭都来反思,在呵护少女、保卫下一代妻子和母亲的健康与幸福这件大事上,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作者:陈一筠,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2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