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沙盘游戏治疗中,12岁的来访者摆放出了这样的画面:一座冷清的别墅里,孤灯下,母子二人在餐桌边吃晚饭。别墅远处,是一辆驶向更远处的豪华轿车。来访者说:“车里是我爸爸,他是做推销的,常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他成了我们家的路人甲。”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爸爸在外打拼挣钱,妈妈在家照顾孩子。这样的爸爸看似为孩子付出得最多,其实,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缺失的是更为重要的东西。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莱肯研究发现,成长过程中父亲不在身边的孩子被虐待、辍学、离家出走、成为未婚少年父母、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要高出7倍。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每天和爸爸相处两小时以上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男孩看上去更坚毅,女孩成人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那么,爸爸该怎样陪伴孩子呢?
回家前清空坏情绪。相比妈妈而言,爸爸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家庭压力,这就意味着要经历更多的挫折,而挫折往往引发坏情绪。当爸爸的情绪变坏,又不能很好地调整时,就有可能转化为某种形式的家庭暴力。不仅如此,坏情绪还会恶性循环。因此,爸爸回家前,要清空坏情绪,带着微笑走进家门。
如何清空坏情绪?一是要认识到陪伴孩子是大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说:“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李嘉诚也说:“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因此,工作上的挫折影响陪伴孩子,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二是暂时忘却烦恼,散散步、哼哼歌、吃美食、微笑、降低自我要求等,都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关键是爱妻子。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生活的定海神针。让爱情保鲜、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首先要尊重妻子。尊重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尊重虽重要却稀少,“地球上有30亿人每晚饿着肚子睡觉,但有40亿人每晚睡觉前渴望得到一句肯定和鼓励的话,却无所得。”美国职业演说家罗伯特如是说。因此,丈夫回家后,真诚尊重妻子,倾听妻子吐槽,肯定妻子的付出,必然温馨家庭氛围。进一步讲,尊重使妻子打开心扉,丈夫也敞开胸怀,两人的了解越发深入,夫妻关系越发牢固且亲密。
丈夫要多做家务。公平是婚姻幸福的基石。觉得自己婚姻不公平的妻子大多是因为丈夫在烹饪、搞卫生、照顾孩子等家务中贡献过少,从而引发婚姻紧张。因此,爸爸主动承担家务,婚姻满意度会更高。从另一个角度说,妈妈一人操持家务,实在太累。如果爸爸主动担起家务的担子,让妈妈也有放松休憩的时间,身心得到调节,无论对于妈妈、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是一件最美不过的事情。
陪伴不必过于专业化。说到陪伴,有的家长会追问,怎样陪伴才能高效、使“熊孩子”提高注意力、做题又快又对、背书一字不差,这种陪伴过于功利化,过多强调既得利益,忽视了对孩子的长远影响。其实,和孩子玩积木、打陀螺、捉迷藏,或者交流社会热点、聊聊生活琐事,哪怕只是陪孩子在小区里走走,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快乐的陪伴中,不知不觉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为教育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爸爸不仅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更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和主演者,决不是路人甲。爸爸带着微笑回归家庭,关爱妻子、陪伴孩子,家庭才更像家庭。孩子在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里生活,自然会身心舒展、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家庭教育培训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3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