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政府推进家庭教育的苏州之先

2018-12-23 11:18:25浏览:967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百万家长,如何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个亟

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百万家长,如何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为探索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美好教育之路,我们秉持“共筑意识、家园意识、实践意识、生态意识”的建构理念,积极推行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苏州的家庭教育指导事业正在实现由先觉、先行到先导的跨越。

先觉:美好教育新支点

2015年,苏州通过行政推进、学校参与、社会支持的方式,率先推出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并从2016年起列为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原有家庭教育工作基础之上,将中小学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在制度和财政上给予充分支持与保障,连续三年共计投入达4184万元,惠及100万学生家庭。指导家庭教育已成为政府主导、各部门合作的“大合唱”,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初步形成。

苏州自古崇文重教,家风赓续,家庭教育积淀深厚。在推进家庭教育课程项目时,我们始终坚持价值引领,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注重向家长传递三种教育主张:培养完整、自由的人,强调父母与孩子共成长,推行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家庭教育,指出“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寓意深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事”,也是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事”。为了帮助百万家庭讲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积极进行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生态理论建构。在儿童成长生态建构上尊重儿童发展,在家庭发展生态建构上倡导培育优良家风,在学校治理生态建构上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在社会和谐生态建构上追求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解民之所盼。

先行:美好教育新实践

加强人生“第一所学校”建设,提高孩子“第一任老师”素质,是苏州美好家庭教育建设的缩影,实现路径是政府主导、课程引领、队伍保障。

三年多来,我们以项目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

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和目标,强调在民生与家园、生态与生活、发生与发现中凝聚家庭教育的民生价值和发展价值。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上,主张构建课程网络,培育专业团队,搭建学习和评价平台,丰富各种资源,努力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

丰富课程体系建设的结构和内容,着重打造三类课程:规范性的学科课程,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生成性的跨界课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跨界融合;浸润式的体验课程,主要是为了弥补家长听讲座中“感动却不行动”的遗憾,通过专业指引和同伴互助,给家长提供科学方法和成长自信。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资源开发,研制了全国首个地级市家庭教育大纲《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纲要》,推出一至九年级各一册的《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并配套开发了音频光盘,自行研制开发拥有近千个家庭教育微视频的资源库,开通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和苏州父母APP线上平台。丰富的课程内容,更好地服务家长。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多维评价。我们从全市600多所中小学中逐步遴选出300所家庭教育项目学校(250所中小学,50所幼儿园)作为课程项目实施基地,定期进行基于专业标准的达成度评价、基于项目管理的过程监控评价和基于专家效度的持续发展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与改进,不断提升项目品质。

在队伍保障上,为切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我们组织专家研制了《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并在实践中组建了由国内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志愿者讲师团组成的立体服务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师资保障。

我们组建起由国内家庭教育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开设“教育名家大讲堂”,累计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定期开展的“苏州家话沙龙”主题活动,目前已举办20多期,期期受到家长热捧。

我们成立了15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完成和正在培训的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师近3000名,11支家庭教育巡讲团和600多位家庭教育指导者“林老师”组成的讲师团累计开设讲座3109场,听众近68万人次,接受家长沙龙、面对面咨询、服务热线等指导服务的受众每年均超过百万人次。

项目实施有课程、有师资、有阵地,给苏州家长提供了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

先导:美好教育新示范

项目启动以来,苏州各市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条件,大胆探索实践,催生出区域层面及学校层面上各有特点、各有侧重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如昆山“共育、共建、共享、共生”的家校合作模式,张家港以“幸福家育驿站”为主线开展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吴中区“中小学(幼儿园)起始年级家长全员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以及个性化、互联网+家庭教育、亲师互动、生活化、体验式、合作互助式等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在不同层面发挥着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随着项目的实施推进,苏州家长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得到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课程项目实实在在地助力着苏州教育、改良着苏州教育生态,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家校合作优秀案例”十佳,在教育部全国德育案例获奖名单中榜上有名。“林老师”团队获“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团队”称号。

相信推进家庭教育必将为苏州教育激发更多生产力,为师生成长触发更多着力点。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拧紧统筹推动的合作链条,优化应用实践的驱动引擎,以行者的实干、勇者的担当和领者的超越,努力共筑苏州美好教育新家园。

(作者系苏州市教育局局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01日第9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好风凭借力 如水润万家

上一篇:

新家风追求“利在天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