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四十”片单 记录改革开放40年

2018-12-23 18:42:04浏览:57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关注现实题材、记录时代风云、讴歌奋斗人物,一直是中国电影人引以为荣的优良传统和创作取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即

  关注现实题材、记录时代风云、讴歌奋斗人物,一直是中国电影人引以为荣的优良传统和创作取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即将到来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以“光影四十”专题,集中展映一批记录社会变迁、聚焦热点话题、关注人民生活的优秀国产电影,带领观众重温中国特色的时代“生活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同样是奋斗题材,1992年上映的《走出地平线》,记录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北方农村,村支书不忍乡亲们背井离乡讨生活,决定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为大家造福,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勇于探索的气魄。

  而2013年上映的《中国合伙人》,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说起,三位同窗在毕业后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创办的英语培训学校,一路见证了中国留学热的兴起和火爆,他们的友情也承受了严峻的考验。

  反腐倡廉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创作题材之一。根据作家张平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于2000年上映,成为当年的主旋律大片。电影首次将亲友贪腐摆在一位反腐官员的面前,主角李高成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在背后支持他的,就是他的初心:为民造福,保民平安。

  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面貌,这样的变化都伴随着撞击和阵痛。1984年上映的《大桥下面》,反映了当年知青回城后重塑人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1989年上映的《热恋》,讲述了几位年轻人在大城市稳定工作和投身海南艰苦创业之间的选择;1994年上映、上海观众非常熟悉的《股疯》,是广大市民在刚刚兴起的股市面前,折射出了充满纠葛的内心态度。而《生活秀》《一切都好》《一年到头》等影片,也从不同视角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工作和亲情,获得广大观众的共鸣。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人积累的成功经验,更是新时代对艺术工作者们的要求。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血肉丰满、气息浓郁的“生活秀”,在大银幕上,展现伟大时代的正气和英气。

原标题: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光影四十” 记录改革开放40年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2018年六一儿童节表演什么节目好 附节目单大全

上一篇: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不息”中国馆落地北京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