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对联知识

找到897条相关结果

置顶浅谈中国对联(楹联)艺术和文化

中国对联艺术,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小时候,接受学习资源有限,最常看的就是《故事会》,
2019-02-14 21:41类目:对联史话

从刘韫良联语窥贵州清末对联文化氛围

贵州一代楹联大家刘韫良留给后世过多待解的谜团,尤其他的身世,迄今尚扑朔迷离。笔者多年前便开始关注刘韫良,从多个角度欲向其
2019-02-14 21:41类目:对联史话

诗钟源流考略

一、击钵诗的缘起读明·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卷十四·六朝(齐)》,其中云:竟陵王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
2019-02-14 21:41类目:对联史话

置顶对联发展漫话

庐陵何绍先在《对联汇海》中说:“考古家谓对联即桃符遗制,始于蜀孟昶而盛于明孝陵(按即朱元璋),不知此指门联而言。若堂室之题句,
2019-02-14 21:41类目:对联史话

春联漫谈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
2019-02-14 21:41类目:对联史话

对联广告

对联广告即用对联的形式宣传产品的广告,从古至今,这种广告形式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  戏园的广告是“凡事莫当前,看戏
2019-02-14 21:41类目:对联史话

世界上最搞笑的对联

上: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下: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 横批:天地正气. 上: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 下:前面机枪扫射
2019-02-13 23:32类目:对联之最

现知的最早的联语

过去的对联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对联始于春联,而春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变化而来的。中国古代庆祝新春时,有在两扇门上,特别是在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早撰书挽联的人

是《石林燕语》中记载的苏子荣挽韩绛联:“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还有一说为:苏东坡挽丫环朝云联:“不适时宜,为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早亲手书联言志的帝王

山西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一代雄主唐太宗在晋祠上有一题联,联文为“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表达了他重文,安社稷的远大抱负。这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早创作寿联的人

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吴叔经创作的“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副寿联。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早创作喜联的人

清乾隆年间的老儒冯成修自撰与夫人60年婚庆联:“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添科名,只因老年误晚景;夫岂能刚,妻岂能顺,重谐花烛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字迹最大的对联

安徽省黄山立马峰绝壁上有一副摩崖石刻联:“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该联每字约9.3米见方,其中“平”字的一竖有9.4米长。每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短的名胜楹联

为著名楹联家方克逸创作、著名书法家刘建民书写的“月,霞”一字联,此乃中国墨书画院名誉院长,当代联坛十秀之一的方克逸先生于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中英文对出天下第一联

日前在长沙结束的全国首届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展出了一幅特殊对联,上联是英文而下联是中文。     这幅对联上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早的对联形式

唐代的“桃符诗句”,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春节就有悬挂桃符驱鬼,求吉的古老风俗。皇帝作礼驱鬼,立大桃木人,画神荼,郁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国外最大的对联

日本东京“天广餐厅”联:“厨下烹鲜,门庭成市开华客;天宫摆酒,仙女饮樽醉广寒”是外国最大的中国对联。联文为仿汉白玉浮雕篆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最早撰写的姓名对联

宋代庄绰《鸡肋篇》中所记的两副全以姓名组成的对联,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姓名联,第一联为:“崔度崔公度,王韶王子韶”。第二联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近代最长的挽联

李大钊挽孙中山先生联,全联计212字,是迄今为止挽联中最长者。  广东是现代史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
2019-02-13 23:31类目:对联之最

中国对联最多的公园——秀山公园

秀山位于通海县城南,据《大明一统志》载,它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并列为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据
2019-02-13 23:30类目:对联之最

按行业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