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古今联话

找到428条相关结果

琴瑟琵琶 哪个为王?

有这样一副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还有一个版本: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张雨:诗意中秋

在《周礼》中,就有“中秋”的记载。但过中秋的习俗大约始于魏晋时期,而真正的流行,当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诗文楹联话南明

南明的城市建设,近些年变化极大,以致我多次站在原本熟悉的街区,竟发现眼前一片陌生,赞叹之同时,又兴起了追源溯头的兴趣。据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北岳庙楹联辩正考

北岳庙楹联:其一蕴昴毕之精,霞蔚云蒸,光芒万丈连北斗;作华夷之限,龙蟠虎踞,保障千秋镇中原。其二峻岭镇幽燕,近翊黄图,风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张洪兵:楹联趣事

楹联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楹联故事有很多,例如苏东坡、徐渭、刘镛、乾隆皇帝等人就曾创作过许多妙趣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唯有尊重,才能真正传承国学对联

今天看了署名韩全兴(河北楹联学会理事、小学教师)的一篇文章,主标题是《传统文化复兴任重道远》,副标题是——由一则中考对联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胡潍伟:楹联里的乡愁

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艺术形式独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现实生活中,楹联的作用日益广泛,不仅景点、庙宇、村落、祠堂比
2019-02-14 22:53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那时候我写过的对联

生活中的对联,就是过年时贴的门对子。在有文化内涵的景区,几乎所有的寺庙,门右边一条,门左边一条,看得半懂不懂的,也是对联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听赵文澜先生讲楹联

2018年7月5日,夏雨缠绵,空气清新,空调间里有丝丝凉意。主席台上坐着一位93岁的老者。老者神情自乐,精神矍铄,思维活跃,言词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写对联 \ 鱼娃

贴对联是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国人心里贴对联向来有着辞旧迎新接春纳福之意,寄托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所以能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从土楼楹联看客家好家风

今年是福建土楼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时间过得可真快。记得九年前的土楼“入遗”一周年的宣传活动中我曾写过一篇题为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何世屏:道尽辛酸的楹联

在云南广南府之南的缅甸、老挝、泰国所构成的金三角,这里有数千名清一色的中国人在此生活:说中国话,使用汉字,其中不乏秀才式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春联的故事-清正传家远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张贴春联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正所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增添了节日的欢乐祥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由重庆旅游宣传语想到的对联趣事

友人读了一遍重庆旅游宣传标语:“行千里,致广大。”兴奋道:“重是千里,庆是广大,喵喵喵!”这个构思的确巧妙,让我想到了朱
2019-02-14 22:52类目:古今联话

楹联游记·青莲风影映云裳 李群懿 黑龙江肇源

偶有新蜓,点水沾风铺叶落;再飞丰羽,悬空曳草化云开。又是七月,可以去看莲花了。莲花流韵,一不留神,开出尘世好词。使人坐不
2019-02-14 22:51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对联校对,别以为与你无关!

校对是书刊出版工作中的一道工序。即依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差错。我国古时称其为“校雠”或“雠校”。汉有校书郎
2019-02-14 22:51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陈逢元:一个被喝酒耽误的对联奇才

陈逢元,字桐阶,湖南大庸人。其人名气不大,生平不著于史,然其联奇气纵横、花雨缤纷,读之有酣畅淋漓之感。陈桐阶与《对联话》
2019-02-14 22:51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祠堂里的楹联写的什么

祠堂,一个现代人听起来陌生而又久远的名字,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消失的地方。但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在古代,每一个村庄、
2019-02-14 22:51类目:古今联话

置顶对联不枯燥

对联的有趣在于它能用很少的字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工整的对仗让人心情愉快,巧妙的下联让人拍案叫绝,引经据典直呼过瘾,遥想古代
2019-02-14 22:51类目:古今联话

楹联游记·重回厦大“联联”看

我原来是个教师,由于是初中毕业就读中专,然后工作,所以,一直梦想着到有围墙的大学去读几年书,于是选择了读研究生。考研究生
2019-02-14 22:51类目:古今联话

按行业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