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是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根本前提,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山西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焕发全省人民奋勇前进和创造激情的强大动力。以下是查字典范文网整理的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一)
习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就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有力的领导、创新的理念、完善的政策、持续的投入,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山西是黄河流域的农业摇篮,传统农业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特色农业绚丽绽放,脱贫攻坚铿锵前行……“三农”这块“稳定器”“压舱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三农”工作依然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让144.2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破解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乏力等突出矛盾,都迫切要求我们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扭住、切实抓好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要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小杂粮王国”、特色农业大省,这是山西的荣耀,但荣耀背后也有“小而不强”的尴尬。对我省来说,着眼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特色”“优质”两张牌,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具体来讲,就是要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结合我省干旱缺水、耕作粗放等实际,大力完善和推广有机旱作农业,将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推进全产业链收益;以发展功能性农业为引领,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国优质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和中药材交易中心,巩固和提升“小杂粮王国”的地位;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经营结构,把促进规模经营与带动一般农户增收结合起来。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激发、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谁来种地”及经营效益不高问题。
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老乡的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提升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外部增收空间,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引导更多农民务工经商;培育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探索能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模式、好路子,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战略举措。依托两轮“五个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我省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但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农民的需求、与建设美丽山西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为此,我们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农耕文化传承,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
要全面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关心“三农”、支持“三农”。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涉农工作综合部门建设,提升统筹协调、决策服务水平。要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构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机制,大力培养农村干部,让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们要以习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紧紧抓好,持之以恒强农业、惠农村、富农民,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二)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曾引发了多少人对山西这方表里山河的向往之情。然而,近年来,环境污染却成为我们这个资源大省的心头之患。如何立足省情,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
生态文明,国之大计;环境保护,立省之要。山西生态文明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对此,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关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不仅点中了山西生态环境问题的要害,而且指明了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习总书记指出,先天条件不足,是山西生态环境建设的难点。同时,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留下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累累伤痕,使山西生态建设任务更加艰巨。这一重要论述,点中了山西生态环境问题的要害。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决不允许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不断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项行动计划,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增加,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省在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和狠抓整改中取得积极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我省产业多元支撑格局尚未形成,山西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并未根本转变,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补起来。
习总书记指出:“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为此,我们必须扎实抓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任务。对山西而言,就是要大力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省环境治理的实践反复证明,任何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不现实,小打小闹的环保行为没有出路,末端的烟口控制难以回天。如果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环境保护势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迈入标本兼治的新境界。面对这场绿色发展的深刻革命,依然需要来自更深层面的大破大立。所谓破,就是要坚决打破那些阻碍绿色发展的坛坛罐罐,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所谓立,就是要从心底树立起绿色发展的大旗,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浴火重生。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继续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项行动。要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两山七河”生态修复工程;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今年造林面积要高于去年;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治理;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要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千里之行,始于内心;百年大计,成于实干。目前,我省已按照中央要求出台了《山西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一步关键是,要以不动不摇的战略定力、撸起袖子的实干精神,让方案在三晋大地落地生根。
习总书记深刻揭示了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强调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这是山西人民的光荣,更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一定要使右玉精神在全省发扬光大,成为建设绿色山西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让我们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观、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年年岁岁,日积月累,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在绿色革命中建设绿色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