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2019-02-01 18:15:01浏览:42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读书,是一个实现自我进步,自我成长的重要过程,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参阅。

读书,是一个实现自我进步,自我成长的重要过程,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参阅。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让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体会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严格地说,只有素质教育才配称作教育。若不是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训,不可妄称教育。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那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教师自己千万不能失去心灵,也千万不能失去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引导。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这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直面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共同体的无限魅力。在这个共同体中,谁是主体呢?既非教师和学生,也非学科或关于它们的课本、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伟大事物。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伟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举: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这个伟大事物也许难以定义,但通过这么多的例举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大事物,为这个伟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时,教育的共同体就会处于最佳、最优的状态。比如,围绕伟大事物而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有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间真诚相待;体验谦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大家专注于伟大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伟大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大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感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读《李英爱的晚餐》心得感悟

上一篇:

2013年高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