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我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动因分析(1)论文

2019-02-02 18:08:13浏览:7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形式。论文主要从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方式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形式。论文主要从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方式带来的正面影响、发展加工贸易是顺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的需要、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以及国家对加工贸易的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和中国对发展加工贸易所给予的政府扶植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动因。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 发展 动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生产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加工贸易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为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以适应我国对加工贸易政策上的调整,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强势动因,对维持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开展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方式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1.开展加工贸易,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目前,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3000万~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据估测,加工贸易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5000万~6000万。据有关部门统计,加工贸易至少可以提供3500万的就业机会。自从珠海的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成立开始,至今20几年的时间内,在我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几十万家,加工贸易在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中都占很高的比例,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并向社会提供可客观的就业机会。 2.开展加工贸易,大力推动国内配套产业结构调整 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不仅数量上急剧膨胀,而且在结构上也不断提升。从加工贸易起步开始,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从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并且进入到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加工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正是在加工贸易的带动下,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3.开展加工贸易,能够充分利用外资,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4.开展加工贸易,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技术发展 我国一半以上的加工贸易出口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从事机电产品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北京工业系统的外商投资项目中,80%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这些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了15年左右,正是由于首钢与日本NEC合资的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才填补了我国集成电路1微米以下的产品空白。因此可以说加工贸易对我国先进技术的引进,起到了带头作用,如加工贸易带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加工贸易引领国内企业加入国际高新技术产品产业链条,加工贸易推动企业由单一制造向研发制造型转变等。 二、中国发展加工贸易是顺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的需要 1.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和手段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其背景就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导致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确保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和持续提高,是做强做大外源性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和手段。 2.加工贸易是推进工业化的捷径 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由于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为主,只有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发展中国家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国际分工。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和进入全球化市场的基础手段。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捷径。 3.加工贸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加工贸易是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珠三角地区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加工贸易,20 多年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奇迹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可以肯定地说,发展加工贸易、依靠加工贸易,是珠三角地区走出的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中国沿海地区的区位、劳动力、人文优势,是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 1.我国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传统贸易理论中,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决定贸易的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两国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造成产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中国加工贸易的超速发展同样要归功于劳动力资源异常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我国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几乎是无穷的。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降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我国加工贸易的现实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装、玩具)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如计算机机箱、组装)。 2.我国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 中国大陆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毗邻而居,同时又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具有深厚的联系,降低了各经济体之间进行贸易和投资的成本。从 1980年开始,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的第一浪(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将产品的分工逐渐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制鞋)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电气设备,通讯设备)发展。他们将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通过 FDI 和外包生产。中国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在吸引日本、亚洲“四小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之后,除了东亚地区继续向大陆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也将部分标准化的生产环节和加工工序转移到我国进行生产,是我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分工体系,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和政府的扶植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1.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我国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与国际上一般采取的出口加工区的方式不同,原则上没有地域的限制,国内任何地方均可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贸易。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的加工贸易产品,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开放的模式客观上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此外,我国长期推行的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由多种不同的政策措施构成,包括加工贸易的进口免税、出口退税、地价优惠、对外资企业的减免税等。加工贸易优惠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竞争力。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增加了我国对于FDI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2.政策的扶植是加工贸易迅猛发展的前提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带动了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等。按照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有“免、抵、退”政策,在资金紧张、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工贸易是企业摆脱困境的一条有效措施。由于对外资企业的实行两免三减等政策,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自1990年到2011年中国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从34.87 亿美元增加到606.3亿美元。大批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面向世界市场进行产品生产,大大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隆国强等:《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9月。 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 傅钧文:“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中国的选择” ,《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刘英、谢运、吴明星:“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6期。 秦苒:“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 ,《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6期。 王炜瀚:“加工贸易与比较优势”,《特区经济》,2005年第10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我国三大产业开放发展模式比较

上一篇:

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