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从培养具全球思维商务人才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在词汇、话语结构、语言行为等层面的语用差异,探讨提高商务人士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 商务英语跨文化意识语用差异 一、引言 教育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英语水平,但语言能力不仅是听、说、读、写、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积累,还包括交际能力。我们的商务人士应增加对他国文化的了解以提升我们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语言和文化 言语交际中未达到预期交际效果的差错被称为语用失误。Jenny Thomas (1983)将其分为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使用非母语一方由于在所使用外语语言知识上的欠缺,未能正确理解或恰当使用双方共用语的措辞产生的失误,后者指由于非语言知识本身而是由于缺乏对他方文化的了解造成的表达方式或语言理解上的失误。国际商务中双方的思想、行为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各自文化、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面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搁浅的成因。 1.词汇的文化差异 词汇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意义有“内涵”和“外延”之分,前者较固定,后者则包括扩展意义或联想意义。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在词汇上都有所反映。因此了解词汇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就十分重要。 例1:Years ago a leading U. S golf ball manufacturer targeted Japan as an important new market. However, sales were well below average. As it turned out, the firm had offered its product in white packaging — a color associated with mourning. To make matters worse, it had packaged the balls in groups of four — the number signifying death in Japan. (Katherine, 1990) 不同文化对颜色有不同的理解、爱好和禁忌。红色在西方代表危险、暴力,在中国则意味着喜庆、快乐;黄色在美国意味着谨慎和胆怯,在中国则意味荣誉和尊贵;商品包装上墨西哥忌紫色,中国人忌黑色和白色,巴西人则忌黑色和紫色。本例中日本人忌讳商品包装使用黑色和白色,这两种颜色与死亡和伤感有关;日本人也忌讳一些他们认为会带来厄运的数字,如“4”在日本意味着“死”。 2.话语结构的文化差异 文化影响遣词造句,也决定着思维方式。美国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的,他们倾向于开门见山;中国人的思维则是螺旋型的,说话习惯绕弯子,避开主题,把自己的想法或要求、意见等关键问题放在最后或含而不露。 例2: Because our production is done in China now, and it’s not certain how Hong Kong will be after 1997, and I think a certain amount of caution in committing to TV advertisement is necessary for the expense. So, I suggest we delay making our decision until Legco makes its. (Ronald Scollon, 1995) 本例中中国商人表达中主旨是在充分交代话题的背景后才出现。相反,北美商人倾向于开门见山,先交代主旨再作进一步解释。正如一美国商人所说:“你所要的就是四个W和一个H,如果太长了你就要赔钱”,但亚洲人更喜欢用归纳的表达方式,如果要香港商人在分析理由之前提建议,他会感到太鲁莽。 3.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如人们对积极或消极反应的敏感度会因文化而异。 例3: Bill Brown from the USA is in a meeting with Mr. Tanaka in Japan. There are long silences during the meeting so Bill keeps finding things to say. Mr. Tanaka thinks he is a rather unintelligent person. (Leo Jones, 2001) 人们总遵守一定的言语行为规约,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规约。美国重言谈,交往时说话较多;有的文化则“寡言少语”;英语文化里只要听清楚对方提问就要予以回答,即使回答文不对题,否则是严重失礼;中国文化却常允许沉默,认为这比回答不妥使自己丢脸或让对方难堪好得多。Bill认为会议间的长时间沉默令人尴尬,滔滔不绝地提问题主要是想打破沉默、尴尬的场面;Tanaka则对此深感疑惑,因为日本人认为会议间对问题的提出或回答要经过深思熟虑,不经思考的问答是不合适的,Bill的行为使Tanaka认为Bill是个没脑子的白痴。 4.时间观念差异 例4: Monsieur Leroi from French arrives late for his 3 pm meeting with Tina Webb from the USA. She was on time and is annoyed. The meeting is due to end at 5 pm and she insists on ending then. He is upset. (Leo Jones, 2001) 英美人重视“准时”与“效率”,东方人重视人际关系,法国人不会严格遵守拟订的日程,会议常要晚于既定时间开始,时间也长于计划。Monsieur Leroi比约定的时间来得晚也希望延长开会时间,Tina Webb准时开会、结束的做法令Monsieur Leroi颇感失望。美国人对时间有独特的价值观:时间就是金钱。这体现在很多词汇的使用搭配方面, 如: time is on, spend time, waste time, borrow time等,时间编织着美国人的生活网络。 5.礼貌心理差异 人都有两种心理需求,一个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或积极“面子”,另一个则是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自由的消极“面子”(Brown & Levin)。西方有士绅社会的传统,重视礼节,同时追求个性和独立的个人空间,总体上他们更在意消极“面子”的心理需求,为听话人留下选择余地,避免强加意味,同时确保自己的话不会招至反感(Fukushima, 2000)。如当英美人在谈判中说:It’s been interesting to talk with you.不要觉得对方认为和你谈话有趣而滔滔不绝,因为对方是在暗示“我们今天是不是先谈到这儿”,这也是西方人彬彬有礼的表现,那样说更多是出于礼貌而非恭维我们而已。日本人也会常在和朋友分别时欢迎朋友到他们家里,但外国朋友若真的在没有事先通知情况下拜访则会让对方感到吃惊,因为他们的邀请是客套地表示好客而已;当然他们是欢迎朋友的,只是要提前告诉使他们有所准备。 三、结语 国际商务中交际失败多数是因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化因素在词汇、话语结构、言语行为等层面的不同引起,因此国际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还必须了解和熟悉目标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普遍的商业价值观等;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包括语言知识也要包括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掌握,强化文化教学,从整体上优化商务英语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其他手段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Leo Jones, Working in English: Student’s Book [M]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Ronald Scollon and Suzanne Wong Scoll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M] London: Blackwell,1995 Fukushima, S.2000. Request and Culture. Bern: Peter Lang >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许果梅林: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词汇中的表现[J].1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3) 许力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张为:浅析跨文化商业交际差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卫霖:国际商务交往中的语言文化差异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