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探(1)论文

2019-02-02 18:25:34浏览:90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论文摘要】在“十一五”规划中,城镇化将是广西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广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其他省份比较差距还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规划中,城镇化将是广西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广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其他省份比较差距还很大。文章在简要介绍了广西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出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城镇化提出了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差距;对策研究 一、广西城镇化的现状介绍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对“城镇化”的定义,理论和现实上都还没有统一标准。英文Urbanization一词的翻译可直译为“城市化”、“城镇化”和“都市化”等等,三者没有内涵上的区别,但在具体解释时见仁见智。学者张永桃认为,城镇化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在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中,居住于城区的居民数之比重的增加过程。广义是指一种社会经济变化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地域推进,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域的扩散过程(P25)。可见,城镇化是一种城市与乡村存在双向互动的过程。 广西作为西部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沿边、沿海、沿江优势,是祖国西南出海大通道,而且广西地处西南与华南的接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中国家给予了较多优惠政策,迎来了城镇化的春天。截至2005年底,广西居住城镇的人口16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3.62%。有设市城市21个,建制镇227个。在设市城市中,城区面积共1135.8平方公里。2006年4月在南宁召开的广西城镇化发展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十五”期间是广西城镇化推进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建国50多年里,广西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跟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较却还有一定差距。到2005年底,全区城镇化水平达33.5%,虽比2000年提高了5.35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城镇化水平的43%仍低10个百分点,并且差距呈扩大趋势。国际城镇化发展规律表明,城镇化水平在30%以前为初期发展阶段;在30%~70%之间为快速发展阶段;70%~75%为缓慢发展阶段;75%以后出现倒退现象,城镇人口向乡村转移。广西现虽比全国水平低,但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预计“十一五”期间广西城镇化水平将会加快发展。 二、广西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其简要分析 广西城镇化发展缓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如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缺少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等。但从横向的视角看广西的城镇化进程,可发现诸多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观念认识存在误区,政策落实不到位。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标志。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意识,提高对城镇化战略性、科学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创新城镇发展道路。可目前不少地方、部门领导认为城镇化就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多几个农民进城的问题,缺乏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领导观念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自治区政府先后颁布了《广西“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桂发[2001]15号、桂政发[2002]27号等规章文件,提出了城镇化发展要求,建立城镇专项建设资金。但很多市、县、区没有按要求设立和提取,对政策的落实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在城镇征地、户籍改革、城市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没能按文件精神加以落实。 2.城镇基础设施薄弱,规划设计不到位。许多中小城市,特别是刚设立的地级市及其辖下县(市、区),由于财政不足,出现严重的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过去,城市基础设施一般都靠无偿拨款、投资方式,但往往很多县(乡)城镇财政是“吃饭”财政,维持日常机构运转都难,更别提加快城市建设了。如前些年的桂林市就是如此,人们称之为“美丽的姑娘穿破衣裳”,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形象。此外,城镇规划也明显落后于城镇建设,还存在着规划和建设机构不完善、调控不力、缺乏预见性等问题。许多城市间、城镇间在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如广西钦防北几个沿海城市曾因港口建设和功能分工问题而长期争持不下,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其他地方也有如此情况。 3.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主导产业的支撑,缺乏主导产业的支撑和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城镇就会缺乏“造血”功能,失去经济基础和活力。目前广西许多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往往是因为各城镇没有形成自我特色的产业结构,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产业来保障财源。广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农业社会状态,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且各城镇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趋于类同。2000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6.3%,2005年为22.2%。到2005年全区仍有66.38%即3269万农业从业人口。又如新成立的崇左、来宾、百色、河池等地级市,规模小,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无法产生像柳州、桂林等大城市那样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扩张效应。 4.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后劲不足,规模收益低。广西目前具有的特大城市及大城市较少,中小城市较多。缺乏大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又不平衡。据统计,2003年广西各城市市辖区的城镇化率为:南宁市74.6%,柳州市88.3%,北海市46.7%,玉林市22.6%,钦州市16.7%。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58个百分点。可见广西的城镇大部分为中小型城镇。小城镇因规模效应和凝聚效应功能上的不足,满足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在人口密集规模效应好的大中城市能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第二、三产业GDP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一般而言,第二、三产业GDP越大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第二、三产业的带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镇化水平也同步提升1%。美国1970年的城镇化水平为78.6%,其产业比例为3.2:34.4:62.4。而广西城镇的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小,从业人员少,致使出现了城镇发展后劲不足现象。 三、加快广西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广西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有的广西各城镇应该整合彼此的特色资源,加快规模发展,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才能缩短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1.实行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加强对城镇发展的科学指导。一方面,城镇规划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合理安排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规划,要坚持统一原则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改进规划手段和方法,使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广西已制定通过了《广西“十一五”城镇发展规划》等行政规章,使得广西城镇化发展有章可循。各级政府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其指导性、权威性、可操作性。在《广西“十一五”城镇发展规划》中已初步规划设定了“十一五”期间建立“四带四群”城镇化格局,即以南宁为中心的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城市群、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城市群、以梧州、玉林、贵港为中心的桂西南城市群和黔桂走廊城市带、右江走廊城市带、桂东北城市带、桂西南城市带。通过交通枢纽,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把全区20多个城市连成一盘城镇格局,统筹兼顾,加快全区城镇化发展。 2.城镇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市政管理机关应发挥引导作用,整合城镇资源,同时还应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部分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可以有政府直接生产和委托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经营城市”就是要把城市作为一种产业和资源总体推向市场,以商业的眼光来进行盘活,敞开大门来欢迎社会的各种生产主体参与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如南宁、桂林等城市发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引导多种生产主体的资本进人。同时也可转变项目经营方式,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法人制度。实行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等方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经营。来宾电厂B厂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准BOT试点项目,经面向国际公开招、投标,广西区政府与中标单位签署了项目特许权协议,特许经营权限为15年,总投资26.6亿美元。这一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成为BOT投融资方式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被称为“来宾模式”。 3.加强转移人口的素质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化的本质是一个人口、地域集中的过程,不仅是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进人乡村的过程,也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这其中就是大量的转移人口的迁移。事实上,这大部分是失地的农民迁移,而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洗脚”进城后,不能适应城市生活。所以,应该加大对进城农民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城镇化进程需要。此外,农民失去了终身赖以依靠的土地,进城成为市民,都应纳入统一社会保障体系范围。可能各城镇财力有限,难以全部覆盖,也可探索其他保障方式,如有学者提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就切实可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费用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对受保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进行保障。 4.发挥优势产业,建立优势城镇、特色城镇。必须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其优势资,加快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随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大量东盟国家工农产品涌入广西,同样广西也可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机会,与其进行商品对接。这要求我们应充分利用优势主导产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各城镇应发挥本地区的特色、优势,形成规模效益,建立形成自己的特色城镇、优势城镇。不同的城市等级意味不同分工,大城市交易成本低,可带动局部经济发展;中城市是区域交易中心,起领头羊作用;小城市起到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作用,可以为农村农产品提供广阔市场。所以各城镇都可形成自己的特色。广西南宁市发挥龙头作用,建成广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柳州可以利用工业优势建成广西工业重镇;桂林山水美可以建成国际旅游城市;来宾市的象州其可以利用丰富的重晶矿资源建成矿产大县等等,都可走特色城镇之道路。 [参考文献] 张永桃.市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马伟胜.关于积极推进广西城镇化的思考[J].城镇化广角,2003,(10). 张骁鸾.广西城镇化水平为何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EB/OL].人民网,2006-04—10. 广西统计局.广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南宁:广西统计局,2005. 郜建人,李世蓉.由谁投资和管理市政基础设施[J].中国投资,2004,(10). 蒋升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广西城镇化建设进程[J].市场论坛,2005,(2). 唐耀华,胡小坤.试论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J].桂海论丛,2005,(12). 王德勇,王悦化,李友华.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鲁金萍,蒲春玲.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5,(7).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三低产品”与贸易壁垒的若干问题探讨(1)论文

上一篇:

商务英语的修辞特色初探(1)论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