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也是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城镇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认真分析新疆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区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认真分析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对于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农村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不断发展完善,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不断上升。 第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城镇化要求非农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和扩大。 第三,社会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越来越多。 第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积聚,城镇基础设施的健全农村转为城镇。 第五,政府对城镇化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总而言之,农村城镇化表现为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组合不断优化。因此,农村城镇化推进不是简单的把原来居住农村人口集中到各个相应的地域上,还要综合考虑经济系统的各个要素,从新疆农业发展,乡镇企业概况及城镇规模建设,环境保护和政府管理方面综合考虑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极为重要。 2 新疆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特征与现状 2.1 新疆城市的区域特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我国西北部,幅员160多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位处北纬,34025′-49011′,东经73040′-96018′,周边与8个国接壤,是我国国界线最长的省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位置与经济空间极为特殊,空间结构分布独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特别重大。从新疆中心城市分析,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北部为中心的北疆经济城市和乌鲁木齐南部为中心的南疆区域划分。新疆城镇特点之一具有分散性,绿洲被沙漠戈壁分隔,沙漠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雨量及少,每年平均降水为145mm,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23%,新疆干旱沙漠环境突出,盆地区沙漠,戈壁分布广阔,但在河流出口及河流两岸水分条件较好,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绿洲,广泛分布于两大盆地边缘。绿洲是干旱区人类活动的基本空间,它不仅是农业的基础,而是建设城乡居住和发展工业的基础,因此,绿洲被沙漠戈壁分隔,造成生产力布局的分散性,并导致商品流通费用增大。特点之二,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表现为单一的农牧业生产类型且相邻的绿洲生产条件相似,生产结构类同,产品生产主要是农业产品和半成品。特点之三,封闭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较低,形成了自给自足式的生产,专业化生产和商品流通不发达。此外,新疆区域之间的城市与城镇,农村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北疆地区城镇分布较为密集,分布总的趋势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22座城市有14座分布在北疆准葛尔盆地周围,南疆塔里木盆地只有6座城市,90%以上的城镇集中于西部区,全疆现有市县90个,其中地级2个,县级市20个,县城68个,按市镇非农业人口规模计算,特大城市一个(乌鲁木齐),中等城市8个,其余均为小城市(包括县城)。没有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2.2 新疆城镇化水平现状 新疆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欧盟15国面积总和的一半多,从新疆地理系统看有山地半荒漠系统,绿洲系统和盆地荒漠系统所组成,由于系统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不同气候条件及不同自然资源分布配合就构成各地区之间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全国其它地区有所不能比较。 在新疆人类活动范围主要是在绿洲范围内,绿洲为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商品活动是高投入,高输入,高输出并存,经济活动的极化性表现强烈,新疆87个县(市)串珠壤嵌在2万多公里的交通线上。县与县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2公里;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至各地州的平均距离为724公里,各经济活动区之间空间距离是经济发展十分重视的因素之一。空间距离的遥远和绿洲经济活动的集中性,决定了新疆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表现非常明显。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对周围区域产生扩散作用,城市的教育文化,科学文化,思想观念会向周围的农村进行传播。由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镇,乡村之间距离的差异与内地城市相比,人口居住分散程度很好,居住大中城市人口中有相当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和小农生产者,加之新疆镇的规模都很小,基本不具备城市的功能,因此,各区域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乡镇企业不发达。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围绕乡镇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种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适合所有地区,各区域有强烈的独立性,因此,农村工业化生成很慢,没有工业化的生成就不可能有城镇化的发展。加之新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是满足城镇居住,实现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的物质载体,是城镇功能完善程度的具体体现和发达程度,因此,在新疆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投入与使用同全国其它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 3 新疆农村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疆农村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区域,现阶段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一个农村规模经济,而新疆农村几乎没有产业支撑,农业产出效应没有真正意义的发挥作用,农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2)有些地区不从实际出发,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攀登,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 “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 (3)在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中,人口和经济分散造成了交流上的相对封闭,生产要素流通困难。 (4)新疆的经济增长有严重的不稳定性。由于区域分散性新疆城市经济占总体经济的比重过小,加之长期存在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本地产品质量差,加工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规模化经济致使新疆经济增长有着严重不稳定性。 (5)农村人口不能有效的向城市转移,城镇化的目的,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实现人口的聚集,从新疆目前状况分析,北疆地区外来劳动力比较多,多数没有城镇户口,居住以租房为主,这只是“劳动力”个人转移,不会带动人口的规模进入,农民没有进城,很大程度上受城乡分隔的就业政策限制。 (6)新疆高素质人才稀少,人才流失严重,财力有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和混居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新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民汉两种语言共存的区域,也是双语文化区。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有许多城镇农村居民不懂汉语,到2007年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还有15%人群处于半文盲状态,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当中能运用双语的人数站20%,但80%的少数民族同胞不懂汉语,语言交流是新疆经济与城镇化建设缓慢的因素之一。 (7)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基础建设包括能源,供排水、交通运输、通讯、环保、社会保障等系统组成。由于新疆整个城镇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城镇的规划管理水平都很低,因此,到目前南疆及北疆偏远地区不能摆脱短电,断水的捆扰。 (8)当前许多城镇的工业小区和商业小区建设规划尚未纳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小区建设起点低、项目杂,基础设施薄弱,与小城镇建设不相匹配,不能为小城镇聚集技术、资金、商品、市场、能源、交通、通讯、人力等要素提供足够的“服务半径”,以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工业虽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城镇小区对乡镇企业和农民的吸引力不强,农村工业空间上比较分散,致使农民离农不离村,甚至乡土都不离。 4 新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设想 通过对新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分析,特别是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加快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根据新疆实际结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政策上扶持现有城镇的发展。 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扶持城镇就是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重点投入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同时兼顾对天山南坡塔里木河流域经济发展,对北疆西北部城市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因为该区经济没有成为经济的主体,工业在城市的集中度不高,只有34.95%,但该区域是新疆农业生产基地,有大量从事农业人口和农业经济活动,把该区发展成农业发展型区域,从农产品储运加工入手,建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点,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形成具有规模的城镇,该区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形成合理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及为重要。 (2)搞好新疆农村城镇化的内部规划。 应科学搞好小城镇规划,突出重点,恰当定位,既要为小城镇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打好基础,也要为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和建设进行正确导向。对南北疆自然环境经济及人文环境进行研究,在规划过程中突出新疆特色,把长期发展和目前起点结合起来,建设资源开发型和节约型,地缘优势型,环境友好型城镇。 天山北坡近8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城市提供,93.55%的工业产值出自城市。因此,把该区域建设成工业主导性区域,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把新疆特色工业基地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连片开发,以工业兴镇,逐步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城镇。 (3)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好坏是体现现代城市文明和环境整洁的重要标志。目前,新疆城市规划中工业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大多数城镇基础设施相当落后,虽说各乡镇都实现了“四通”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但依然不能摆脱信息流通缓慢,短电、断电的捆扰,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引导性资金的同时,还要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把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对待,保证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应尽力体现产业培育和建设的氛围。 (4)加快农村小城镇工业的发展速度。 依托新疆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和资源培养出新疆特色产业,就地开发农产品加工点,增强城镇对周围地区农村带动作用。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品位的同时,大力营造投资兴业的良好环境。一是转变观念,打破条条框框,挖掘自身潜力,降低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坎。首先向小城镇搬迁的企业,都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税收减免、适当的贷款贴息和土地出让金优惠,促进农村工业企业适度集中。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发展空间。三是利用小城镇机制活、风格独特、邻近试验基地等特点,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从大中城市引进高科技人才,在小城镇周围建立农业现代科技试验基地,形成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四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小城镇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小城镇产业开发的研究、引导和协调,提供高效服务,逐步建立起讲公评、讲信誉的市场环境,以利于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和发展。 (5)加快新疆民汉双语工作进展。 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引入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同时强化城镇农村居民的汉语培训,积极培养民汉双语人才,为新疆经济建设发展,在农村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大力推广适合新疆自然环境的农业种植物。 (6)突出新疆城镇的自身特色。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新疆南部城镇雷同的多,因此,把靠近交通要道的城镇建设成拉动市场带动型的商兴城镇,通过市场带动城镇发展。 (7)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目前,我区农村城镇化的环境问题突出,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污染等。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工业企业(乡镇工业)企业的粗放式经营和发展使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或缓解农村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1、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从而使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2、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3、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4、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5、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6、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兰凤.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4):18-21. [2]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刘文柱,王贵荣,章剑. 新疆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研究[J].新疆调查,2007,(8). [4]陈元.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