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广西经济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在努力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认清这一构想的战略意义;必须协调好经济区内各城市主体之间、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一战略构想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之间的关系;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提升这一构想的战略地位,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战略地位 2006年3月,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7月,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一时间,广西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半年多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听取广西工作汇报,并就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和参加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上正式提出了“积极探索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可行性”的倡议,得到与会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热烈响应,为广西开放开发指明了方向。 一、切实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对外开放“龙头、窗口和桥梁”的地位 中央作出“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出海通道作用”战略部署十多年来,尤其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步伐,经济水平不断上新台阶,不断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逐步由一个边缘地区变为多区域合作的一个枢纽。 广西经济发展面临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泛北部湾区域合作逐步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中越两国积极实施两廊一圈合作战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逐步加深等良好机遇,其中主要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等。 2007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刘奇葆同志也曾明确指出:“区位优势是广西最大的优势。”其他因素,如民族政策,广西是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开放政策,广西仅有北海(含防城港)为沿海开放城市;论资源,我们和西部其他兄弟省区各有所长;讲教育、科技、文化水平和人才队伍结构,我们比不上东部沿海省市及中西部许多省区市。 对广西区位优势,也要进行深入分析。如果仅就边境陆路条件而言,西部其他地方并不见弱,若仅论海上对外交往,东部兄弟省市比我们更早更成熟,国外有些客商甚至舍近求远,从东部沿海出入境。同时具备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是大自然对广西的厚爱,其他兄弟省区市很少有这种地缘要素的完整结合。更难得的是,广西是几个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国内几大区域(东、中、西部)的交汇点,拥有西部唯一的一片海,而且这片海正好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东盟相连。当然区位优势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胜势,它需要决策者思想上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行动上切实扬长避短。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时常抱怨“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做事“一等二看三起步”,等别人不断向前后,才幡然醒悟自己“还有一片海”,而又在如何利用“海”的问题上考虑甚久,一方面使我们与先进省市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使我们思想观念滞后,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按照中央的要求并结合广西自身的实际,作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广西经济发展必须紧紧把握机遇,进一步强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对外开放“龙头、窗口和桥梁”的地位,抓住广西发展的战略关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启动以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区)开局起步进展顺利,开发建设形势喜人,各项工作全面展开,重大项目不断进入……这些成果和趋势说明,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抓住了广西发展的战略关键,既符合中央要求,也符合广西的实际”。我们要全面深刻理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和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首先,这是广西经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由于主客观因素制约,广西过去对沿海地区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现在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国际国内条件已经是水到渠成。经济区刚启动不久,沿海三市就涌现一些年产值几十亿元、税收超亿元的工业企业项目。 其次,这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的要求与体现。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打海洋牌,内陆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寻找出海口,在这种情况下,广西更要充分发挥沿海的优势。 再次,这完全符合中央“要发挥好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作用,努力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要求,完全符合广西的实际。经济区启动以来,沿海三市吸引了不少大型、特大型工业企业,在达产后,这些项目的规模、产值及产业链效应,是目前广西一般企业所难以企及的,沿海不久将再现一个或几个“新柳州”(2006年全市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单个工业企业最大产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是完全可能的。 最后,这是广西学习、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验,进而提升自身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力发展临海工业,是沿海发达省市主要成功经验,作为后发展地区,广西必须切实学习和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的成功做法,尽快转变思想观念与发展模式,实现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正确处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各个层面的关系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不断深入,一些具体问题会逐步显现出来,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看,需要协调、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城市主体之间的关系 20世纪90年中期,广西沿海行政区划形成“一分为三”的格局,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将广西沿海三市作为一个整体,加上南宁市,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体(由“三位一体”到“四合一”)。在经济区启动后不久,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玉林、崇左两市的物流与交通列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形成“4+2”的战略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城市在经济规划建设过程中,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整体发展观、全局一盘棋的观念有待加强。而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无序竞争等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发展的协调性和流畅性受到不应有的制约。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就是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加强宏观调控,以减少和消除各自为政的现象。经济区内各城市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要谋求自身发展,又要推动经济区整体进步;既提倡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服从和服务大局,自觉接受经济区管委会的管理和协调。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举广西全区之力,全力推动北部湾区域合作,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投资力度,加快经济区发展步伐,是广西对外开放一项主要任务。广西过去最大的不足就是沿海开发,没有把“西部唯一沿海”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出来。现在,外部形势于广西有利,加快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全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一“龙头、窗口、桥梁”建设好,使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引擎。要实施这一战略构想,除了经济区内各城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外,同样需要北部湾管委会等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同样需要其他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 首先,克服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广西有些同志只看到广西经济长期落后,地理位置夹在东部、西部之间,石漠化与台风、洪涝等严重,自甘落后、不思进取,遇到困难与挫折就畏缩不前,对待矛盾和问题只会互相抱怨与推诿,这些都必须加以消除和克服。 其次,正确处理经济区开放开发与广西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为了保证经济区“龙头、窗口、桥梁”地位、发挥其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资金投放、项目安排等方面对经济区有一定倾斜是必要和应该的,这就要求其他地区人民顾全大局,大力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己无关”的心理或“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可取的。 最后,发挥经济区“龙头、领路”作用与推进全区经济整体发展相结合。经济区(及所含城市)与全区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区的发展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经济区的发展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领路”和“龙头”作用,必须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区发展。当然,全区经济整体发展了,也能为经济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环境。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当前,广西的发展前所未有地与周边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区域合作更加广阔的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放开发,是我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放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中去谋划、布局与推进”。 我们要积极主动参加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办区域合作项目,主动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作用,在区域合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竞争力,把广西打造成为多区域合作的太平台。 首先,要积极参加国际区域合作,重点是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发挥广西海陆兼备优势,努力构建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特别要全力做好“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这件关系广西发展的百年大事。 其次,要按照“东靠西联、南向突破、北上中原”的原则要求,参加和推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根据经济学“比较优势”,当前广西参加国内区域合作的基础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重心是加强与广东珠三角的合作,积极寻求其对广西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此外,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我们必须在短期内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个平台建设好,充分展现广西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无处不在的商机,充分体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龙头、窗口和桥梁”的地位,促进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三、努力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广西经济发展水平长期相对滞后,近二十年来,区内外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开发利用广西沿海,但这块热土长期处于沉寂中,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开发。这种状况在国家实施“十一2i"规划的头一年大为改观,“北部湾”这一字眼频现媒体报端,成为经济界、学术界热门话题之一,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广西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沿海优势;广西沿海应形成新的一极。2006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时说:“广西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同年11月,李长春同志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考察时指出,广西加快北部湾沿海的开放开发,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符合国家战略。 随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到广西沿海考察调研时均明确表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理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全国政协2007年专题协商的重点课题之一,全国政协几位副主席在全国“两会”闭幕后即率团到广西进行考察调研;国家西部办在“十一五”总体规划中,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一切让我们感到莫大鼓舞。 然而,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形成的时机等原因,目前要进一步提升其战略地位的难度不小:(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长期论证、综合考虑才出台的,具有很强的法律权威性,轻易改动不得;(2)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06年3月通过,而广西关于北部湾发展有关战路在此前不久才形成;(3)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影响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所以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广西也只能是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带”发展。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对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重点作了部署,却没有谈到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称谓等具体问题。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我们也应全面看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地位问题,进一步改革开放,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努力提升广西沿海的战略地位。 首先,能否提升自身的战略地位,仅有区位、地缘、环境、资源、交通等条件,仅靠上级的重视和政策倾斜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赢得上级和他人的认可。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背景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应符合自身在全国或区域格局中的定位要求,符合自身实际,抓住经济发展的战略关键。必须认识到,上级的重视、扶持十分重要,但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靠经济和法律手段,一个地方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加快自身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利益驱动和投资环境、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 最后,要确实把握机遇、科学定位、努力工作,为最终实现战略地位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广西经济发展最宝贵的经验是抓住机遇,最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是丧失机遇,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抓住目前千载难逢的机遇,科学定位,立足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与国际国内各区域的互补与对接,在区域合作与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竞争力、吸引力,最终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群和中外交流合作的理想平台。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随着中央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及试点取得明显的效果,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辽宁等省正想方设法推动中央增设“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和竞争浪潮实际已经开始。而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市场经济体制远未完善,综合实力弱,在新的更高层次竞争中如何迎头赶上,取得应有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