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摘要]用 中国 西南地区1978—2006年反映城镇化 发展 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数据,利用 现代 计量 经济 学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探究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关系,但其关系不是十分显著;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产业结构升级不能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升级;西南地区;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研究的中国西南地区是指按照行政规划划分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三省一市一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包括了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成渝经济圈、三峡库区、川南资源聚集区以及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工业 化和城镇化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西南地区城镇化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研究意义重大。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单位根检验
将整理所得数据分别取对数,以期在消除异方差的同时不改变函数的单调性,记为LnURt,LnINSt。首先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IC和SC最小原则,加之Likelihood判断,得出LnURt和LnINSt的最佳滞后期为3。利用EvieumEigenvalue)两种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2期时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表明 中国 西南地区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某中长期稳定的关系。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量,可以看出在5%的水平下,该方程通过检验。
(五)VEC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所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本文的VEC模型:
上面估计的VEC(2)模型,方程(3)和方程(4)下面括号中的数值依次为各系数的t统计量检验值。显然,上述两方程中所估计的系数大部分在统计上达到显著。同时方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且J—B检验(P=0.40)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回归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方程整体拟合度较高,且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同时VEC模型AIC和SC的值分别为-7.13和-6.45,满足模型有效性的要求,模型整体解释力较强。
(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滞后期为2期)。
从因果检验关系来看,在中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城镇化率提高的原因,城镇化提高时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里有必要结合中国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原因阐释。
二、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城镇化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这说明了虽然它们自身的短期 规律 难以把握,但它们相互之间有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产业结构升级不能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究其原因,首先,中国西部的城镇化模式是一种自生型、非农化模式3,特点表现为城镇 农村 城镇化水平低,且其 工业 化水平低,城镇化和工业化主要靠城市的辐射和扩散。西南地区整体 经济 辐射实力不是很强,导致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作用有限。第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依赖资本的投入。在中国西南地区,科技水平相对低下,在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中国加大西部支持力度,才使该区域快速 发展 。而这种资金的支持,并没有真正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作用有限。第三,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更多受政策因素制约,像三峡库区的某些县市,基本上没有相关产业的支持,这种城乡建制的改变来推进的城镇化建设没有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政府在城镇规划过程中,要 科学 规划合理布局,城镇规划和产业发展相联系,首先考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县城和县域中心镇,逐步形成“中小城市——中心镇——集镇”体系,从而有力承接产业的转移,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城镇化的作用,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2)加强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开放,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改变为集约型,从而发挥产业升级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效应。(3)加强成渝经济圈、昆明、贵阳大城市的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圈对产业的带动效应;同时,注重对于诸如攀枝花钢铁基地等产业带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带动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