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地方高校经济类研究生机制改革

2019-02-02 19:09:15浏览:5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来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大,随着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引入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众

近来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大,随着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引入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逐步向欧美国家看齐,其培养模式日趋与国际接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地方院校由于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及生源等方面国内985和211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名校相比研究生培养的差距在逐步拉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北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一员,近年来河北大学经济类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缩小与高水平名校的差距,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深入了解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状况,尤其是从学生角度发现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多次研讨,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调查问卷。并于2012年6月-12月,在河北大学组织了一次在校研究生教学状况调查,涉及2010,2011,2012三个年级9个专业,样本量204。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分析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动机和投入不足。(1)研究生以就业为导向,普遍对专业缺乏兴趣。研究生入学动机和专业选择动机决定了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目标和时间分配。本项调查显示,研究生入学的动机占最大比重的是为了取得学历,找个好工作,在总样本中的比例高达39%。第二是为了成才,实现自我价值,占到24%,而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希望探索真理只占到总样本的9%。在是否对本专业及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调查中,研究生平均兴趣度为3.25,处于不感兴趣区间,而且非常不感兴趣的人数占很大比重。这充分表明了现代研究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攻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工作。(2)课余时间分配的非专业倾向。在学习过程的统计中,充裕的课余学习时间本是研究生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时间,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各专业研究生在课外时间分配中,备考各种资格考试成为占比最大的选项,最大的占用课外时间多达70%以上,考证人数占总样本的98%。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选出的不太符合及不符合的选项中包括阅读专业文献旁听其他专业相关课程和经常阅读外文文献。在与导师的交流频率和参加学术报告频率的统计上,各个专业平均频次分别为1次/2.5周、两月一次。总体来说,研究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投入精力不足,这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深刻影响。

2.培养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及研究生对学习与科研的精力投入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从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研究生认为在学习与管理上的自主性不足,自控能力差,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待改进。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研究生在课程选择上缺乏自主权,基本上是研究生按照课表来上课,不利于研究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2)缺乏对研究生约束的机制,由于研究生课程学习及论文环节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使得研究生缺乏有效的压力和动力搞好学习和科研;(3)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研究生的行为缺乏有效引导。

3.学习环境方面存在问题。从河北大学调查问卷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校的硬件条件及学习环境打出不太满意的评价,主要问题有:(1)缺乏产学研的机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制定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学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紧迫性的矛盾客观存在。因此产学研合作各方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2)缺少学术交流机会。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取决于是否有必需的经费、是否有能力邀请到举办高水平讲座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是否有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单位与研究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1.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总体来说,地方院校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本科生的培养。与本科生培养相比,研究生培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与此相应对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远远不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我们应深刻认识研究生培养对于学科发展,以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意义,急需切实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将研究生培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2)认识到研究生培养与其他高水平学校的差距,提高紧迫性。(3)坚定信心。只要我们推进相关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扎扎实实地贯彻执行,研究生培养质量会有大的提升。

2.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修订。(1)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对于现有研究生课程结构调整,强化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等课。(2)对现有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统筹和凝练。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凝练各二级学科的方向课,打破专业的界限,实行专业课选课制度,使得各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课程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可以选修的课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加强研究生教学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借鉴本科生教学和课程管理的方法,加强对研究生教学环节的组织和管理。一是完善各门课程教材、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课程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各项评比和考核,研究生课程应与本科生课程同等对待。三是规范和完善课程考核的管理。规定基础课和方法课程考核应有书面考试为主,并增加期中考试环节。各方向课和研究性课程,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降低以课程论文作为考核方式课程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3.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应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淘汰机制,是导致研究生松懈,在学业投入时间少的一个重要原因。(1)建立中期综合考试制度。在第三学期末,山学院统一组织中期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考试方式为笔试,三门考试均及格者方为合格。如果有两门科目同时不及格者,学院将劝其退学;若有一门不及格的科目,可在第二年重新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予以退学。综合考试合格后,进入准备开题阶段。进一步严格开题环节、预答辩环节和最后答辩环节的把关,建立淘汰机制。(2)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实施研究生教制度。在笔者实际调查了解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均在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中推行助教制度,助教在年级研究生中选拔。尤其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研究推行的助教制度最为完善,各门课程每周都安排习题课时间,山助教讲解每周布置的习题,补充正课没时间讲解的预备知识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3)创设良好学术氛围。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举办更多的高水平学术报告,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到学院教师的学术活动和科研课题中,将研究生作为科研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论中国经济理性繁荣的内在逻辑

上一篇: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