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

2019-02-02 19:20:54浏览:1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摘要] 现代 农业是从 工业 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工业

  [摘要] 现代 农业是从 工业 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先进 科技 广泛 应用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受到重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为实现这个转变,政府要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发挥作用。

  现代农业是农业 发展 史上的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把握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对于顺应农业发展 历史 趋势、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统筹城乡 经济 发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都具有重大的 理论 意义和实践作用。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

  理论界对世界农业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有的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把农业发展分为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的传统经验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少为特征的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有的从农业政策取向的角度把农业发展分为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着重解决 农村 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有的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把农业发展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或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理论界对农业发展阶段的这些划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一般意义而论,农业发展的阶段划分,既应反映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力状况,也应体现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并从生产方式上加以把握;同时,还应考虑农业演进与其它产业发展的相互 影响 。基于这一认识,可把农业发展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是从新石器 时代 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经历了七八千年时间,总体上是 自然 状态下的农业。原始农业处于农业的萌芽时期,但人类已开始由顺应自然到积极地干预自然,由获取自然界现存食物到有目的地生产人类所需要的食品,尤其是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原始农业以刀耕火种为基本生产方式,运用木、石等简单工具,火与水等生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应用。“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耕作方式主要依靠撂荒自然恢复地力,农田在大部分时间仍被自然植被所控制,劳动者的技能来自于有限的经验积累,生产基本上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我国相传后稷“教民稼穑”,稼即是播种,精即是收割),土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力各要素处于自然状态,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预能力很小。

  传统农业是从铁器工具的使用到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这一时期,人类在冶铁术和畜力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耕犁,大量采用畜力并开始采用半机械化生产工具,创造了利用人工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发明了改善农作物和牲畜性状的技术,创立了间作、套种等轮作复种制度,劳动者越来越多地从自然 科学 及其 研究 成果中获得相应技能,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进步。但这一阶段的农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生产要素在封闭的体系内流动配置,主要靠农业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来维护平衡,生产方式基本上是维持简单再生产、长期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小农经济。

  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这一阶段,农业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广泛运用现代工业成果和科技、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但农业劳动者具有较多的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1.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这一时期,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自给,而在于为市场提供商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业从生产成果到手段普遍商品化,除了农业最终产品即各种农产品外,各种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各种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良种及兽医服务等,都进入农业交换领域,甚至农民的生活消费也普遍成为商品性消费,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2. 工业 装备普遍采用。工业装备是 现代 农业的硬件支撑。随着现代工业的 发展 ,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播种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水利灌溉设备等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广泛使用,欧美的发达国家先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联合化。 目前 ,农业机械与 计算 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新型材料、节水设备和自动化设备 应用 于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 交通 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等的 网络 化、现代化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 科学 特征的工业”。

  3.先进 科技 广泛应用。先进的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19世纪中叶农业化学技术得到发展,欧洲率先突破只施用有机肥的传统,开始大量使用化肥;ZO世纪中叶部分国家进行了以杂交玉米、杂交小麦、杂交水稻为主的“绿色革命”;之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也逐步渗透到农业种质资源、动植物育种、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出现了“精确农业”等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增产的 60%- 80%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与科技运用相适应,农业劳动者素质也得到普遍提高,先进的科技不断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与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相适应,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产加销脱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普遍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 金融 、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 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 企业 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5.生态环境受到重视。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农业以化学物质的使用和能源(主要是石油)的大量消耗为开端,其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突出 问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使用的高效化,在应用 自然 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现代农业无论是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还是在农业生产关系调整方面,都展示了渐进演变的 历史 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历史性;无论是在生产手段、生产技术还是在生产经营的组织管理方面都实现了整体进步,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综合性;无论是在发展目标定位还是在基本路径选择方面,都反映了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世界性。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和 规律 ,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几个方面

  新 中国 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四化”目标,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重在改善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20世纪70年代后期,借鉴国际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我国把良种化、专业化、生产区域化以及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等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改革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 内容 。80年代初,我国开始全面实行 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进入市场竞争,共同向现代化农业进军。”90年代以来,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建设现代农业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 现代 农业转型的“爬坡”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实际收入成为农业 发展 的中心任务。随着市场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农业发展愈来愈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商品 经济 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发展正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开放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随着 农村 经济 社会 的整体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迫切需要把人的 问题 作为战略问题系统谋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观念层次上对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目标定位、评价标准和指导原则。农业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始终与其发展的特定阶段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紧密联系。传统农业是自给型农业,生产自的主要在于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开放农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交换。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确立市场化的农业价值取向,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则为农业市场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农产品的商品率仍较低,农业资源的配置空间较窄,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因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的是在价值取向上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转变。

  1.强化“为赚而产”的商品意识。产品和要素商品化是农业市场化的本质特征。在我国,小农经济的观念和生产方式存在已久,“小富即安”的农耕意识根深蒂固,加上计划经济体制对商品生产的限制和农产品长期短缺对人们造成的心理 影响 ,不少农业经营主体的商品意识还不强。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克服“为自给而产、为计划而产”的思维定势,树立“为卖而产、为赚而卖”的意识,把农业生产定位于商品生产,在实现交换中获取利润;克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树立“贸易为先、以销定产”的意识,随时关注市场变化,着力争取市场订单,围绕市场转,盯着市场干;克服“以产量论英雄”的观念,树立“以效益为核心’的意识,把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标准,比较机会成本,细算投入产出,力求利润最大化。

  2.强化“经营产业”的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促进了各地区。各产业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相互开放,使农业从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转变为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这种开放的产业体系,不仅包括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国外产品的开放、国内农业开发对国外资本的开放,也包括农业产业系统对其它产业系统、农业部门对其它部门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诸环节之间的开放。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克服“农业即生产”的倾向,树立“一体化经营”的意识,把种养业向加工、销售延伸,把第二、第三产业与种养业连接,从而在开放中实现产业化经营;克服“封闭发展”的倾向,树立“开放经营”的意识,主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力求在更大空间聚集资源、辐射产品;克服“部门分割”的倾向,树立“城乡统筹”的意识,注重城乡经济相互协调,发挥产业管理部门的整体效能,在分工协作中促进发展。

  3.强化“以优取胜”的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现代农业的市场竞争,是包括生产手段、质量品牌、经营方式甚至体制环境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竞争。唯有掌握优势手段。创造优势产品、拥有优势品牌,才能赢得市场空间,才能避免被淘汰的结局。为此,必须摒弃“占有资源就占有优势”的观念,树立“市场优势才是现实优势”的意识,加快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变;冲破“盲目求大”的观念,树立“做强做优”的意识,注重发展优质产品和特色产业,把一般农产品做优、优势农产品做强、强势农产品做大,从而赢得竞争;消除‘提篮小卖”的观念,树立“现代营销”的意识,注重细分市场、主动出击,善于依托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着力开拓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二)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

  产业结构是 社会 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组成状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在不同 历史 阶段、不同层次上农业产业部门融合与分化相互交替并最终走向一体化的过程。 现代 农业产业结构已经突破了生产结构的局限,表现为生产与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联系。农工商各产业互动 发展 。因此,产业联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从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农村 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加 工业 、营销业发展滞后,生产结构层次较低,农工商一体化进程缓慢,是比较典型的分割型产业结构。这是农业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症结。为此,必须遵循产业一体化的 规律 ,突出加工业、营销业,优化内部结构,完善产业组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产业联动就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联动的过程,就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破产加销各环节的割裂和部门壁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多种类、多层次的精深开发,拉动了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拓展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售领域,带动了信息、储运、保鲜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是三次产业联动的带动力量和关键环节。从实践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 经济 的发展,无论是种养业的提升、还是服务业的发达,无论是农民的持续增收、还是税源的不断增长,都离不开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撑。因此,应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问题 ,统筹谋划,重点推进,引导思想向这里统一,政策向这里导向,资源向这里聚集。当前,应注重依托优势产品和大宗农产品,建立和造就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 企业 ;立足现有加工业基础,整合、改造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配套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转化率,逐步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

  2.产业联动就要优化内部结构。产业联动是农村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内部循环的状况,也强化了农业内部结构在产业一体化中的基础作用。在此条件下,农业内部结构必然是适应市场多元化、优质化需求的结构,必然是对接加工和营销标准化、专用化、规模化需要的结构。因此,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应着眼于更大的市场空间,围绕更高的加工需求,立足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结构从单一粮食结构向粮、经、饲、林(草)等多元结构转变,从以增量为主的品种结构向以优质、高效为主的品种结构转变,从通用型品种结构向专用型品种结构转变。应优化品质结构,适应加工业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要求,对农业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着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优化区域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区域产业布局,逐步将优势农产品向宜产基地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从而通过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为加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产品。

  3.产业联动就要完善组织结构。产业联动既是产业链条的有机连接,也内含着产业组织的联系与渗透,还意味着产业群创造更多的集体合作剩余。传统农业是以家庭为微观基础的生产型组织,现代农业则是以管理企业化为特征的产业型组织。这种组织,既包括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又包括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的市场组织。其构成主体跨越产业界限,活动空间突破城乡限制,运行效益体现综合性特点。当前,在一些地方,企业组织发展已形成一定基础,但市场组织发育较迟、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有组织地进入企业加工和市场营销领域,制约了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 影响 了主体间形成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应在继续培育壮大企业组织的同时,按照“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原则,建立农民专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组织,在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之间建起纽带与桥梁,不断提高农民的自组织程度,使其在产业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 经济 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粗放经营是一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在较低技术水平条件下,对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形式。而集约经营则是一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块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一般意义上,农业集约经营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资本,采用新的 科学 技术,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 现代 农业主要通过资本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 应用 、土地的适度集中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来促进农业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率,提高农业效益。因此,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本积累薄弱,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劳动、资金、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1.产业聚集。产业的 发展 ,是劳动、资金、技术乃至管理等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一定的区域而言,具有较高技术层次产业的集中必然体现较高的集约化水平,因而加快具有高技术起点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集约化水平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实施符合区域实际的产业规划,引导和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技术含量高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聚集,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是提高集约化水平的现实途径。因此,应深入 分析 本地的资源禀赋和综合优势,从整体上把握 自然 资源与 社会 资源的配置状况、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的协同程度,进而找准综合比较优势,通过区域布局和综合开发,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推动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

  2.实体聚集。现代农业所要求的集约经营,从根本上讲,是侧重于追加物化劳动投入的资金集约。物化劳动投入包括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农业装备、基础设施等 内容 。但在现阶段,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户无论是应用现代 科技 的能力,还是对农业投入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都比较薄弱,依靠农户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对于一般农户而言,农业经济实体特别是农业 企业 的融资能力、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更强,无论是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是资金的积累、人才的聚集、科技的创新,都要借助实体这个“转化器”。资源在这里密度聚集,资源在这里优化转变。可以说,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实体特别是农业企业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载体,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的带动主体。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缓慢,集约化水平不高,关键在于缺少农业企业带动。因此,应注重培育产品前景好、运行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等经济实体,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业装备、技术含量、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城镇是经济活动的密集载体,应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功能”的原则,搞好发展定位,完善城镇体系,引导各类实体特别是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等逐步向城镇集中,以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

  3.园区聚集。园区经济是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整合于特定空间而形成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形态。实践证明,在发展起步阶段,将有限的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独特的园区经济,既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营造环境,又能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国地域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应遵循集约发展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规划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创造环境,打造亮点,聚集资源,繁荣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新的体制和机制为动力,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注重投资效益分析,选准投资方向,以较小的成本耗费获取较大的效益。

  (四)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劳动首先是人和 自然 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质量,体力和智力、特别是智力,直接 影响 生产力各要素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传统农业 发展 中,土地、林地、草原等自然资源和活劳动投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兴衰成败。由于 科技 的突飞猛进,技术替代劳动的进程不断加快,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看, 现代 农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农民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且是农业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农业劳动者不仅要会组织生产,还要善于经营;不仅要懂相关的 科学 技术,还要熟悉现代科学管理。我国 农村 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传统体制下,大多数农业劳动者主要靠基本的生产技能,主要依靠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生产型农民。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专业化、 社会 化的职业技能,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在促进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进程中,加快农民的合理分化和有序流动。

  1. 教育 培训。教育培训传递知识与经验,本质上是提高人力资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社会活动,是现代社会劳动者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 目前 ,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滞后,培训针对性不够强,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此,应在继续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养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以增强劳动者“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 内容 应是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相结合,既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又注重培养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发展商品生产、加强市场营销的技能。发展思路应是“面向市场、创新机制”,动员社团、社区、 企业 等社会力量,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按照“社会重视技能培养,政府负责公共培训”的要求,加强对农民 法律 法规及道德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2.实践磨炼。实践是训练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的现实途径。随着 经济 的发展,农业劳动者的实践岗位逐步变化,实践空间不断拓展,特别是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广大农民在务工实践中,直接接受现代 工业 、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洗礼,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提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事实表明,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通过科学技术和现代观念的武装,正逐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可以说,以务工实践为主的劳务开发是现时农村人力资源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人才资本积累和增值的有效形式。应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业劳动者有序流动,自主择业;发展城镇工商业特别是民营经济,提供农业劳动者更多的务工实践平台;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断畅通输出渠道,拓展输出空间,提高输出的质量,扩大输出的规模。

  3.“能人”带动。按照现代人才学的观点,人才不仅包括技术、管理、经营人才,也包括具有各种手艺和才能的“能人”。广大农村拥有相当数量的能工巧匠,他们有一技之长,实际收入较一般农民高,思想观念较一般农民新,适应市场能力较一般农民强,在农民中认同度较高,对农民的影响更直接,引导更实在,示范更有效。因此,应充分发挥他们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科技 应用 的示范作用。新型农民的榜样作用。要积极开发农村各类实用人才,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设立农村人才基金、颁发“绿色证书”等不同方式,对农村“手艺人”从技术资格上给予确认,舆论上给予鼓励;对经营大户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服务上给予便利,促进他们壮大规模,增强实力,进而在广大农民中形成学技能、闯市场、做实业的良好导向,带动更多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学会经营本领。

  推进上述转变,是我国 现代 农业建设的现实选择,其基本途径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 科技 为支撑,通过龙头 企业 的带动及合作 经济 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形成市场化的价值取向;其 发展 过程中形成的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及产业集聚效应,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土地资源规模效应的发挥,也有利于整合 社会 资源,加快城镇化进程;其产加销一体化的组织结构,既能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更大增值,又能有效聚集农业资源,有利于促进农业资金、技术。管理的集约;在其推进过程中可以培育大批 农村 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经营技能和整体素质。归根到底,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应作为我国农业转型阶段的重要战略措施加快推进。

  三、在建设现代农业中政府的作用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激发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又需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调节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政府审时度势,适度调控。农业是为人类提供食物、为加工提供原料的基础性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 自然 与市场双重风险并存的弱质产业,需要政府大力给予扶持。由于经济基础的差异、政策导向的失当、计划体制的 影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需要政府积极实施统筹。因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完善政策,建立制度,并致力于公共投资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比较优势,提高生产率和市场效率”。具体讲,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 内容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而投资回报率较低;而且它的利用具有公共性,难以确保每一个消费者按实际消费支付相应价格,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在发展目标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战略相结合,与工商服务业发展相结合,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 网络 。在重点内容上,治水、改土、兴林、修路、办电、建园协同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施治。在投入机制上,政府直接投入的重点应是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条条”上协同支持,“块块”上适度集中,以发挥政府投入的综合效益。同时,着眼于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注重通过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开发,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社会力量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2.推进体制创新。完善的市场体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组织和制度前提,是现代农业产生更大合作剩余的软件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还不明晰,尤其是城乡体制障碍还远没有彻底消除,二元结构还未根本改变,阻碍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以打破城乡分割为取向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也包括以破除农业自我封闭为取向的农业开放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以明晰政府调节农业边界为取向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取向的农业微观运行机制的完善;既包括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为取向的农村财税体制改革,也包括以培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 金融 机构为取向的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体制创新的重点,一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基础。但其经营规模小、产加销脱节、组织化程度低等局限性日益突出,必须继续探索完善。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经营体制创新的有效形式。要通过“龙头企业十合作经济组织十农户”等形式,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时,要在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促进土地使用权向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适度集中,促进生产基地向优势名牌产品较快集中,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二是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长期以来,农业管理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管理界线不清,中间环节较多,因此,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方向,首先是明确政府调节农业的边界应以不损害农产品市场交易机制为限,以不损害农民收入增长为限,凡市场能够调节的均由市场调节。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部门实施职能明晰、机构调整、资产重组的组织变革,构建服务于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管理体制。三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有了一定进展,但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 问题 仍较突出。要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消除行业间、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和行政壁垒,延伸“绿色通道”,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调控制度,改进市场运行监测手段,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确保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储备和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有效调控。

  3.加强支持保护。政府对农业实施适度的支持保护,既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政府应制定和实施 科学 、合理、适当倾斜的农业政策,校正农业资源的非农化倾向,统筹城乡 经济 发展 。当前,尤其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WTO框架下积极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一是用好“绿箱”政策。要不断提高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农业的比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研 教育 、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通过项目贴息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 科技 开发等。二是改革补贴方式。将价格补贴直接发放到农产品生产者,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对因遭遇严重 自然 灾害而减产或绝收的农户给予救灾补助,帮助其恢复生产能力,降低自然风险损失。三是进一步减免税费负担。在 农村 税费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分阶段减少农业税费,整治各种不合理的乱收费、乱摊派,创造和改善利于农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四是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预警机制。针对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信息传递慢、伴生 影响 大的特点,根据对国际需求、国内市场、自然风险等变化的预期,提前采取缓冲制衡措施,释放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

  4.构建服务体系。 现代 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由组织管理向提供服务转变,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由生产服务向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方位拓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要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相结合,按照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行为分开的原则,规范管理体制,理顺条块关系,精简事业编制,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完善市场服务。要在加快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同时,着力农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套,提高市场的联结、辐射功能。规范市场行为,打击欺行霸市,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逐步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好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信息网,做好农产品信息特别是中长期市场信息的 分析 ,及时、准确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服务。二是强化科技服务。重点要以龙头 企业 为依托,围绕农产品的良种培育和加工、储运、保鲜及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 研究 开发,加强重大技术攻关,有计划地建立一批高效益、标准化的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继续发挥科研单位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和民间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 社会 组织参与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公益性与经营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三是加强 金融 服务。建立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辅助的农业金融体系,加强对农业项目、扶贫项目以及龙头企业、营销大户的资金支持,合理确定利息,改进贷款方式,适当放宽条件,扩大贷款规模,努力提高促进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

  5.注重引导示范。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加强规划、指导和示范。在规划引导上,要着眼于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根据自然条件优化区域布局,以此引导市场主体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在工作指导上,要注意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 规律 ,抓住推进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从以行政指挥为主转到综合运用行政、经济、 法律 手段上来,遵循经济规律,坚持依法行政;从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转到加强引导、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当好引导者、服务者和“裁判员”;从一般性号召转到帮助解决具体 问题 上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典型引路上,要注重发现和培育既体现现代农业基本特征、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又立足区域实际、具有带动效应的现代农业发展典型,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倡导和推广,力促现代农业在典型示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中,政府行政职能的发挥涉及多个方面和诸多环节,其关键在于统筹发展城乡经济。这种“统筹”的实质,就是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通过体制统筹,逐步消除事实上存在的城乡之间的藩篱;通过投入统筹,逐步构建实在有效的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工作统筹,逐步强化政府的配套服务功能,从而在统筹发展城乡经济的进程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试论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有产权转

上一篇:

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以海尔海外投资为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