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www.LWLM.com编辑。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有序释放、逐波走高,为前三季度 经济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夯实了基础。“十一五”规划强调要进一步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对于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促进消费经济良性互动 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6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
一、今年1-9月消费需求增长特征 分析
1、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投资和消费增速差距有所缩小
2、城市消费潜力无限, 农村 消费增速翻番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居民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两极消费品市场双双启动,城市消费高位上行,农村消费增速不断加快,共同推动了消费增长的旺盛局面。
从农村消费来看,今年1-9月县级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71.6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农民负担减少消费预期好转等因素促进下,农村消费增速明显加快。由于农村消费品已满足率较低,因而消费新增量存在潜力大、覆盖面广的有利方面,同时农村消费基数较低、起点低,因而 目前 的增速比前几年几乎翻了一倍,与城市消费的增长差距也不断缩小,去年1-9月城乡消费增长差距为4.7个百分点,去年全年差距缩小为4个百分点,今年1-9月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为3个百分点。
3、 旅游 、 交通 、通信等服务性消费涨势迅猛
服务性消费增长主要表现为:旅游和餐饮业消费方兴未艾,交通和通信服务消费增势迅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上升, 教育 消费支出显著增加,居住服务消费加速增长。
4、汽车消费逐渐回升,住房消费短暂调整后增势依然强劲
二、2005年消费实际增长将高于上年1.7个百分点
四季度消费需求形势依然乐观。从长期因素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消费品零售额摆脱9-10%的增长区间,保持11-13%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稳步趋旺已成定局,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达到10%以上的区间不是短期可以逆转的,城市居民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和农民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交错进行,共同促进和支撑了消费需求的持续繁荣。
从当期因素看,消费持续快增有如下理由:一是实证分析表明, 工业 高速增长之后必然会有消费的相应快增。今年以来工业生产持续加快,轻、重工业交替快速上升,9月份工业增长再度加速,增长16.5%,而且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与重工业的差距不断缩小,为消费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二是今年1-3季度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继续保持较快水平,城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跃升,而农民收入在上年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增长,为消费市场的活跃提供了充裕的支出保障。三是物价水平回落到较低水平,特别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不仅激发了城市中高收入阶层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欲望和频率,同时也使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有能力消费过去可望不可及的耐用消费品和其他生活消费品,这部分人群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收入增加和价格降低使他们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三、2006年消费运行政策环境 分析 和消费增长的基本预测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年,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大力提倡节约能耗、减少污染、建设和谐社会,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分享 经济 快速增长成果的年份,在大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更多地围绕消费需求 发展 经济等政策取向的引导下,2006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1、“十一五”规划对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一国经济度过初级发展阶段,进入中高级发展阶段后,消费对生产有强大的拉动作用,我国要实现在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必须转变以增加投资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形成围绕消费需求发展经济的良性增长格局。“十一五”规划还提出,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 问题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 内容 对于2006年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日趋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2006年国家将继续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和国债投资将更多地投向社会保障、更多地投向社会公益事业、更多地投向转移支付,用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和加大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等方面,财政支出转向公共服务支出,对于提高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消费预期有积极作用。据统计, 目前 我国 农村 低保和特困户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河北、陕西、吉林12个省市已开始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国家还提出了“十一五”社保覆盖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的目标。多年来,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在 工业 、 企业 等基本建设上,公共财政制度和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扩大消费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的支付能力增强
2005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长5.0%,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3季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5%,增速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加快了0.1个百分点。从目前看,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不断加大,而且农业丰收已成定局,虽然粮食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但是国家继续实施最低限价保护性收购政策,因而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表现出增产增收的局面,1-3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人均1131元,同比增长18.1%。此外,在各方努力下,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农民务工收入呈现较快增长,1-3季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793元,同比增长16.1%。
总体看,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6%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调整消费格局和更新消费观念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当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商业网点快速增长,郊区农村受到大城市的工业经济辐射 影响 大,城市化步伐迈的较大,因而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消费需求也呈现旺盛增长态势。
4、城市居民收入结构性微调,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
5、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趋于合理,即期消费有望扩大
90年代中后期多项涉及到个人医疗、住房、 教育 和养老等福利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即期消费需求增长。随着我国财力不断增长、财政支出从发展生产转向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和完善各项改革制度,以建立公平、合理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一些家庭在教育支出上的负担得到缓解。有关部门对医疗制度改革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医、药分开和建立低收费国家 医院 的设想,以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使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即期消费支出将不断增加。
6、个税扣除费用由800元提高至1600元且实行全国统一标准,将刺激中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的消费
其次,本次个人所得税规定全国统一的纳税标准,看似不合理,其实新的纳税规定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别,鼓励中西部落后地区居民扩大消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收入水平部差距较大,如果对高收入地区实行高起征点,低收入地区实行低起征点,反而将进一步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这将与个税本来的调节意义背道而驰。目前,各地实行统一的纳税标准,对收入较低的西部地区将构成利好,中西部相当部分中低收入阶层将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利于提高货币购买能力,增加消费支出,进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延续较为沉闷的增长,火爆局面不会再现。油价一涨再涨使老百姓对汽车消费望而生畏,酝酿之中的燃油税政策也对汽车消费有重大影响。一项调查表明,有45%左右的消费者因为油价上涨推迟或取消了个人轿车的购买计划,燃油税对80 %的消费者的购车行为有影响。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的优惠贷款、提高首付比例等导致许多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只有16%的消费者认为目前是购买住宅的适当时机。
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单靠政策补贴作用有限。要彻底改善农民状况,一要确保农村倾斜发展政策的连续性,确立几年度计划和实现目标,力争农民收入迈台阶。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尽快推出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例如通过农低、城高的反向工业产品“剪刀差”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消费。“十一五”规划建议 中国 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我们期待新农村运动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