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农业资源的影响

2019-02-02 19:24:25浏览:101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威海市农业资源现状1.威海市土地资源现状在威海市土地总面积56.98万公顷中,耕地面积为19.19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69%;

一、威海市农业资源现状

1.威海市土地资源现状在威海市土地总面积56.98万公顷中,耕地面积为19.19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69%;园地面积为6.05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3%;林地面积为1 1.18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63%;其他农用地面积为9.19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1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6.06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4%;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0.5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0.84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未利用土地顽积为1.6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6%;其他土地面积为2.21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9%。由于人多地少,全市人均土地面积只有3.4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6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5亩,因此全市耕地资源十分紧张。从图1可知,全市耕地面积在2007年之前呈现下降趋势,只有最近几年才得到遏制。虽然威海市未利用的土地只有60万亩,但除去裸露岩石、零星荒草地和25度以上的土地等,目前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仅有18万亩左右,通过开发可增加耕地9万亩,人均只有0.036亩,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很大。因此相对于全市的土地面积、人口和经济发展需求,土地后备资源数量明显偏少。

2.威海市水资源现状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是我国北方缺水最严重的地市之一。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70.6毫米,降水总量44.67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56.0毫米,地表水资源量14.8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14亿立方米,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86亿立方米,占降水总量的37.7%。按2010年的人口和耕地面积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73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远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维持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均1 000立方米的临界值;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571立方米,约占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3,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3.威海市农村劳动力现状据统计,截止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249.8299万人,农业人口132.27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95%。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24.0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9.65%,占农村总人口的79.68%。在目前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从业人员总量的61.02%;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7.98%;从事第三产业的占21%。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合计占从业人员总量的38.98%。可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占主体。

但是,与威海市第一次农业普查比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19.14万人,降低21.9%,比重下降9.5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7.13万人,增长19.55%,比重上升了9.54百分点。

二、城市化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影响

1.城市化发展对威海市耕地资源的影响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和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城市建设用地占非农业用地的比例非常大。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长期以来,占城市建设用地的75%以上。而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构成其中的大部分。粗放的城市化模式使本就短缺的农业用地更加紧张。从表1可知,2002年到2010年期间,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构成城市建设用地的大部分,而城市道路与广场用地增长速度在四大类用地中增长较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还使得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工业化不但占用了城市周边优质高产良田这些旱涝保收或灌溉条件良好的耕地是补充的未利用地、农村废弃宅基地和闲置土地整理、废弃土地复垦等无可比拟的,而且工业企业通过对环境释放有害物质,如工业废水、有害气体等,影响耕地质量。

2.城市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一是使城市用水增加,农业用水减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使得城镇居民用水普及率上升,导致城镇用水量急剧增加,加剧城镇生产和生活供水压力。

而城市用水的增加又会挤压农业用水,使农业用水大幅度较少。在2007年,威海市农业用水量为1.47亿立方米,但是到2009年则降为1.33亿立方米,特别是农业灌溉用水大幅度减少。目前,全市较大型水库基本用于城市供水,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非常低。

二是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不但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必然导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而且城镇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又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水。虽然有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处理,但大量不达标的污水和废水的排放直接导致水环境的污染。2000年全市废水排放量为5 104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高过11 403万吨,是2000年的2.23倍。其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2000年的3285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8 532万吨,是2000年的2.60倍。这无疑是城镇人口大量增加的结果。

工业废水的排放增长相对较缓。2000年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 819万吨,而2010年为2 872万吨,只是2000年的1.58倍,大大低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废水排放量增长主要动因在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大量增加(见图2)。

3.快速城市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转移速度在不断加快。

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资源,导致农业生产与农业管理水平长期低下。首先,城市化促使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从而使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1983年以来,威海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占比一直在减少,而非农业产业劳动力的数量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已经不再从事农村基础劳动,而是转移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单位中或者转移到城市中。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农业劳动力数量有降低作用。

其次,城市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第一,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据调查,到2007年底,在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中,女性劳动力占65.9%,比2006年提高3.1个百分点。而农户乡外务工的劳动力中,男性占77.8%,女性占22.2%。第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O岁及以下的有11.48万人,只占9.26%;2130岁的13.89万人,占11.2%;3140岁的21.18万人,占17.07%;41 50岁的34.39万人,占27.72%;51岁及以上的43.1万人,占34.75%。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结果相比,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较大;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比重有所上升,其中41~5O岁及以上的比重上升幅度最大。这充分说明我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从全省农村劳动力结构情况看,威海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老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4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比全省的52.1%低了14.57个百分点,其中4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比全省的30.2%低了近10个百分点,而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则比全省的47.9%高出14.57个百分点,其中51岁以上高出全省近1O个百分点(见表3)。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程度。最后,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2006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0.5%,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7.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虽然提升,但与乡外务工劳动力文化程度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乡外务工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2.7%,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7%。

总结: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农业资源的影响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上一篇:

分析期货公司财务风险的形成及控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