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加快东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人口压力,让一部分人就近就业,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发展策略,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后,面对国际贸易新局面,中国应如何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得出今后我国的发展战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前提下,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东部地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相对稀缺的中西地区转移,达到带动中西部发展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策略,产业调整
0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在采取刺激政策和救市措施遏制经济大幅度下滑势头并取得一定效果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寻找新的产业核心技术方向和新的产业增长空间,使本国产业能够在全球化条件下仍保持相对竞争优势是目前各国正在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产业一方面表现出改革开放来显著增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危机带来的外部需求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等问题也迫使中国继续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在危机后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保持处于有利地位。
1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本文将一国(地区)的产业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品牌创新产业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依据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得出,后一阶段是依据建立在自身组织的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理论得出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仍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实际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优势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认为,生产某些特定的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首先,中国现阶段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现状是由中国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我国为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比资本要素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属必然。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也是由中国所处的国际产业分工所决定的。于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发达国家将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衰退期的产业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现状。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解决我国劳动人口就业的问题的一个方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大,为我国人口的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1.2我国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及东部沿海不可比拟的海洋优势,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心所在。就加工贸易来看,到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0%的省(区、市)仍只有广东、江苏和上海(分别为39.03%、21.43%和13.43%),其他加工贸易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的六个省(市)也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的代名词。而与东部相比,中部与西部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东部的发展。同时,由于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东部转移,导致农村出现空巢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显得迫在眉睫。
2我国经济发展策略
2.1我国总体发展策略
在今后的发展中,总体上,应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地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将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转移。
一方面,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保护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现阶段的必行之举。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才能积累足够多的资本和技术条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遵循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发展也十分必要,即不断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乃至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2.2加速东部产业优化升级
资本密集型产业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即需要较多资本投入的行业部门,如冶金、石油、机械制造等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不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可以协调发展。金融危机后,应当注重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应提高教育、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只有大力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
2.3加快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步伐
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加快东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人口压力,让一部分人就近就业,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部拥有区位、人才培养的自身优势,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已获批准;中原城市群也已纳入国家战略考量。西部也有成渝改革试验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顺利,在接纳产业转移上存在一定有利条件。但是,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时应与发展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引进产业的同时注重区域创新能力,才能有利于中西部发展。
3结语
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中国只有把握好这次机会,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加快东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地区转移,带动中西部发展,才能在危机后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良,王亚新.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2 金碚.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演变趋势[J].科学发展.2009,(12):30-34.
3 吴昊. 当前中国比较优势---基于H-O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观察.2009,(2):24-25.
4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高锦云.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3):230-232.
6 朱文婧.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弱化及其动态化发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7):115-117.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发展策略,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